2017年是投影產業難得的“極受”普通消費者關注的一年:原因很簡單,包括智能微投、家用投影和家用激光電視在內的“面向普通家用消費者”的產品,獲得了歷史最高的銷售數量——百萬臺家用市場,足以開啟投影關注度的新時代。
1、4K——愛你不容易
2017年,4K投影機不在像2016年那樣“遮遮掩掩”。成批量的上市和價格的進一步突破,成為市場最大看點。
比如,年初一月份的CES展會,奧圖碼就一口氣拿出了包括4K UST激光投影機、UHD60、ZH55、HD29Darbee、GT1080 Darbee五款產品。2017年6月,以“視見未來見所未見”為主題,奧圖碼在國內市場強勢發布了旗下三款4K家庭影院投影機新品。2017年12月,明基則發布了首款“輕4K”家用投影機新品W1700,明基亦表示2018年的3月份,“輕4K”產品線的第二款更高階的新品W6000也將問世。同樣是12月市場,海信發不了S和L兩大系列新款激光電視,全部采用4K標準,實現激光電視80英寸到150英寸的覆蓋。
在一系列品牌推動之下,2017年4K投影機不僅實現了汞燈、激光、HLD光源的全覆蓋,更是實現了從10000元到20000元、25000元、30000元,以及更高價位的全覆蓋。市場在售產品數量,亦從年初寥寥數臺,增加到十余款產品。
從價格看,萬元級出現;從供給看產品型號大增,似乎2017年已經是4K投影真正的元年。但是,實際市場沒有這么樂觀。
首先,4K機型基本都是下半年上市,甚至很多突破性產品都是等到12月份才發布——這使得,這些產品真正進入批量銷售都要等到2018年。從這個角度看,2017年4K投影行業依然處于“研發重于市場”的階段。
第二,消費者理想的產品依然沒有出現。比如,明基輕4K產品雖然售價不足萬元,但是卻不是激光產品,亦采用的是新的小尺寸光閥,亮度指標上有所壓縮。而那些具有激光、高亮、大尺寸、反射短焦的激光電視,例如海信產品,至少需要六七萬的價位。廉價和激光不能兼得,這種態勢甚至2018年都無法改變。
第三,和競爭品比較,4K投影沒有優勢。例如,2K激光電視只要15000-20000元、微投2K產品最低價格只有2799元、傳統汞燈1080p家用投影機5000-8000元是主流價位。甚至,2017年70英寸的大尺寸液晶電視都已經突破萬元價位,開始普及化……面對這些選擇,消費者可以放棄4K投影的理由實在太多,而選擇4K投影的理由則只有一個。
總之,2017年4K足夠熱,特別是年中奧圖碼突破2萬元價位、年底明基突破1萬元價位,讓市場關注熱度空前提升。但是,熱度不能代替銷量,在各種不利因素下,4K投影成為“市場銷量上的寵兒”還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