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交會的一個分支,ISLE展會在LED顯示領域的地位非常特殊:這個展會的核心就是賣產品,尤其是在出口市場賣產品。但是,與傳統的“三來一補”不同,2017年的春季ISLE展會,小間距LED顯示行業正在改變ISLE傳統的“供銷”規則。
不再是簡單的生產者
ISLE2017春季展會,前兩日合計參觀觀眾突破12萬人次。除了國內和港臺采購團之外,更有來自歐美、中東、亞非拉等地的大量國際采購組團到訪。這些成績充分體現了ISLE展會的“銷售功能”。
但是,本屆展會的國際和國內采購團的動向也有新變化。更多的參與者把關注的焦點從“價廉物美”向“系統能力”和“品牌魅力”轉移。展會現場的表現是:新技術賣點和漂亮的大展位最能吸引采購者的關注。且,以訂單加工為主的采購者占比正在減少,品牌產品代理性和深度伙伴合作性的采購商正在增加。
與會廠商表示,在小間距LED時代,中國已經從傳統的制造中心,變成了創新中心。目前,無論是小間距LED產品的市場規模、新技術研發布局廣泛程度、還是國際市場的滲透進度,中國都遙遙領先于日韓歐美等競爭對手。
正是這種“基礎技術和產品形態”上的領先,已經讓ISLE展會的“采購”增添眾多新價值。ISLE展會已經從產品和產能輸出,變成了技術和品牌輸出。
產品、科技、品牌三維發力走出去戰略
“以前,很多國際采購者是帶著‘同類參照’的情懷,來中國選擇更便宜的產品;現在,站在我們領先的小間距LED顯示和配套系統面前,國際采購者已經沒有‘可參照的國際產品對象’”,一家參展商如此表示。他認為,建立在民族LED顯示產業國際化新階段之上的市場機遇,正在表現出“生產能力之外”的新內涵。
事實上,以產品實力為基礎(這是目前國際公認的中國制造力量),以“科技創新”為紐帶,小間距LED顯示正在帶領國內LED行業走向“國際品牌”階段。
例如,以P1.0產品為例,國際市場、即便是LED大屏的發明地歐美,都沒有可以媲美國內產業的產品、產業鏈和配套體系。這是“僅有”類型的產品。再例如,在COB產品上,國內小間距廠商已經有三五家企業推出規模化量產產品,國際上僅僅有索尼等少數企業突破了該技術產品的規模應用瓶頸。
對于這種“創新”領先,ISLE展會的海外采購商也表示出極大的震撼。他們認為,過去三年每次來中國采購,都會看到截然不同的、全新技術等級的產品,看到海外市場還沒有的產品。這使得他們堅定了未來LED顯示中心一定在中國的觀點。
“從追逐最便宜產品,到現在追求技術創新和品牌領先的產品”,ISLE2017年展會本身的國際影響力也在隨之增強。而構建在產品、科技和品牌三維之上的采購新標準,正在支撐小間距LED行業加速走出去。
服務和金融支撐走出去新步伐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最好、最先進的產品創新,更包括一個從臺前到幕后,甚至長達十幾年產品壽命期的‘服務’體系”。這是國內某著名小間距LED屏企業現階段的主要工作。在ISLE展會上,這家企業甚至提出,包括“進出口金融”和“運營性項目落地金融”服務在內的“產業爬坡計劃”。
ISLE展會上,小間距LED行業的領頭羊們已經不在僅僅滿足“產品領域和技術創新上的王者之位”。采購商們從小間距LED品牌企業那里能夠“采購”的東西正在變多。
這其中包括國際性的品牌號召力、產品持續服務和創新能力、品牌化的產品營銷和推廣支持、項目落地過程中的技術支持、項目實施的金融服務、甚至運營性項目的技術托管支持……本土小間距LED企業正在從產品走出去、技術走出去和品牌走出去的“一般國際化階段”,向“服務和金融走出去”的高級國際化階段升級。
“我們很多項目落戶在東歐、中東、南亞、拉美地區,這些地區的商業和應用環境不像北美西歐那么成熟。這決定了我們必須能夠輸出一個系統的、產業性的價值體系,而不是簡單的產品——只有在系統性支持下,當地渠道和服務商,才能幫助客戶、也幫助我們把產品真正落地”。一位參展商這么形容海外市場拓展的“能力”需求。
在行業人士看來,小間距led屏企業發展系統服務能力和金融能力,即是企業自身做大做強之后的必然結果,也是國際市場、“應用洼地”掘金的“基礎需求”。
國際大市場,先人一步轉化成升級新動力
過去數年,國內小間距LED屏市場呈現出爆發增長態勢。市場規模成長了一個數量級。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即便在歐美日等發達地區,小間距LED屏的應用大潮才剛剛開始。
“如果說國內市場還能維系3年的爆發增長,那么國際市場至少還能有10年長期增長希望”。——國內小間距LED屏企業已經注意到企業成長空間從“國內到國際”的必然性。
同時,從產品技術角度看,國內小間距LED企業現在擁有全球優勢,可謂之先發制人。但是,這不是說國際巨頭甘愿拱手讓出市場:2016年以來包括歐美和日韓企業,都加速了小間距LED屏的研發創新步伐。雖然中外之間還有2-3年的市場化時間差,但這不足以阻止外資巨頭搶占國際市場。
所以,小間距LED產業國際化還是一個“緊迫性”的任務。“最短時間,將我們的技術優勢、時間優勢,轉化成國際認知優勢和市場占有量,這是現在小間距LED屏國際化的最主要任務”。ISLE展會上,一位業內資深觀察者如此表示。
國際大市場、先發優勢、國際巨頭的市場緊逼,這一局面在2017年ISLE展會上已經有所體現。現場國際參觀觀眾,不僅有采購商,也有歐美日韓地區類似企業的“情報官”。
學習+創新,戰略前進中
無論如何,從產品和制造能力走出去,到技術與品牌走出去,甚至是服務與金融走出去,本土小間距LED產業都已經“脫胎換骨”。
“我們不斷創新,也不斷學習”,業內廠商總結表示,小間距LED行業的“爆發節奏有些超乎預期”。包括在國際經驗、人才儲備、異地法律和文化習俗等方面,學習的空間巨大。同時,小間距LED顯示技術遠沒有達到頂點,新的產品技術創新、應用創意、商業模式創新都“還在萌芽之中”。
2017年ISLE展會,外商參觀采購人員的首要感受是“新”:太多的新東西、新技術、新廠品、新理念,甚至新品牌;本土參展商的核心感受也是“新”:客戶的需求在更新、客戶的觀念和認知在更新、采購商也來了新面孔、兄弟廠商更有新東西推出。
所以,相互學習和創新,向成熟的國際巨頭學習并結合自身特點創新、從產品到服務的系統化學習和創新,這些貫穿整個ISLE展會、貫穿整個小間距LED產業。
總之,小間距LED顯示技術已經把本土LED屏行業帶入一個全新的高度,一個“沒有模仿對象”的高度。在這樣一個高度,小間距LED屏企業必須不斷實現自我突破,才能在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不斷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