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對于電視來說,色彩是最為重要的核心指標之一。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有類似感受,觀看藍天時,有些電視顯示畫面不夠藍,看上去特別假,而有些電視顯示就比較純正,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顯示差異呢?其實電視屏幕顏色程度取決于它的顯色技術。在近幾年液晶電視似乎沒有什么突破性的新技術出現,過去為提升液晶電視色彩表現,研發人員會基于液晶電視被動發光的本質,從背光源著手,相繼推出了廣色域背光源和量子點背光源。
它們分別運用紅綠熒光材料和紅綠量子點材料給液晶模組提供色域更加寬廣的背光,大幅提升了液晶電視的色域能力,但這兩種技術都未能提高原色色光一致性,也就是未能使紅綠藍三原色光的波長值達到700nm、546.1nm、435.8nm或向此集中,所以不管色域值做到多高,電視畫面的表現卻仍舊不達標,直到純色技術出現。
說到純色技術,什么是純色技術呢?純色技術是新一代的色彩提升技術,通過光納米材料吸收背光源雜光,從而提純背光源色彩。純色技術就是在廣色域的基礎上,利用光納米材料吸收雜光,得到純凈的紅綠藍三原色光。原色更純,彩色更真。其中光納米材料是一種直徑在1nm左右的微型粒子,可吸收背光源雜光,大幅提升色光純度。
純色技術的原理是什么呢?簡言之,就是過濾雜光,電視的背光源有雜光,就像自來水有雜質。背光不純所以色彩就會不準。CIE(國際標準照明委員會)規定了CIE-RGB基色系統作為全球通行的標準,三原色色光的精確波長值中紅光(R)為700nm,綠光(G)為546.1nm,藍光(B)為435.8nm。最貼近標準波長的光就是純凈的三原色光,偏離標準的則是雜光。
當顯示設備的三原色光一致性好且分別向各自的標準波長值無限集中時,混色所成的畫面最接近理論狀態,也就是液晶電視畫面的最佳表現。純色技術就是在廣色域的基礎上,利用光納米材料吸收雜光,得到純凈的紅綠藍三原色光,因而能在實現廣色域的基礎上提升色彩純度,讓原色更純,彩色更真。
創維電視AIR系列的Q7正是采用這項技術,在實現廣色域的基礎上提升色彩純度,同時又能濾除雜光,保持色彩畫質的純正,讓畫面更真實,身在賣場中的你一眼便能看出它的“驚艷”。創維AIR Q7系列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接近OLED的液晶電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