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數據,伴隨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面板工廠的大量建成,柔性AMOLED顯示屏產能將由2016年的150萬平方米增長至2020年的2010萬平方米,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達91%。
IHS指出,2016年,能在塑料基板上生產柔性AMOLED的產能僅占總體移動應用產能目標的28%。到2020年將達80%,原因是未來四年內新建的幾乎全部6代工廠及更小型工廠將具備柔性制造能力。
據IHS統計,2016-2020年間,中、日、韓將新建相當于46個柔性AMOLED工廠,每間的月產能為3萬片基板。這些工廠將新增1860萬平方米塑料基板產能,為當前行業水平的13倍以上。
IHS Markit高級總監Charles Annis表示:“所有新增產能將推動柔性AMOLED面板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然而,隨著新增柔性產能的增加,人們開始擔憂,市場是否能吸納所有潛在產能!
IHS預計,2016年AMOLED面板供應緊張將不斷讓位于持續增長的產能過剩。到2020年,預計供應量將超過需求量的45%以上,屆時40%的智能手機將采用AMOLED面板。
Annis表示:“AMOLED顯示屏將在高端手機中提供卓越的圖像品質和外形尺寸優勢。盡管產能過剩,但更快采用的挑戰將是成本。大多數制造商的高制造成本將使平均鋼性AMOLED面板價格高于同等液晶面板40%,而柔性AMOLED面板價格更將保持100%高位。針對中低端市場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可能希望采購柔性AMOLED面板,但或許會受到高價位的限制!
為了吸收所有新增產能,柔性AMOLED面板需要將智能手機市場擴展到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可折疊顯示器等新領域。最終,柔性AMOLED產能的快速增長以及面板產量的增加將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并提升品質。
從長遠來看,這將進一步推動其應用于更多領域,然而,在這之前,行業可能會經歷一個相對困難的時期,以消化目前在建的46家柔性AMOLED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