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視聽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AV+IT的全方位融合時代。這是小鳥科技對專業顯示行業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即,打造一個好的AV系統,不在只是“顯示硬件”系統的問題,而成為了一個從顯示到IT,包括硬件和軟件在內的“生態體系”。軟硬都要好,成為AV+IT時代,專業顯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可視化潮流帶來“新”時代
專業顯示行業都在講“可視化”,而什么才是可視化呢?可視化與傳統的顯示信號上墻顯示,又有什么樣的不同呢?
對于大屏顯示而言,可視化的最大變化是“從原始數據無差別上墻”,到“智能化、處理后數據、數據集和交互性顯示”上墻。即可視化意味著視頻墻不在只是直接連接原始視頻攝像頭數據,而變成了“連接經過計算機系統處理的數據、連接計算機系統控制下的交互系統、連接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系統‘互聯’之下的各種數據集體系”。
即大屏顯示行業的可視化,本質不是“如何顯示的變革”——顯示單元還是那些技術;這種可視化是“數據從何而來、到何處去、如何控制與交互”的變革。
小鳥科技深刻意識到可視化時代“數據處理端”正在成為“大屏顯示墻”差異化競爭的焦點。而優秀的數據處理器和交換矩陣設計能力,恰是小鳥科技的“長項”。在此基礎上,可以說小鳥科技的解決方案架構能力就是為“AV+IT的可視化”時代而生的。
打造軟硬兩手資源,夯實可視化的AV+IT戰略
以可視化應用為核心,小鳥科技持續強化相關硬件產品的研發與設計,并進一步發展出一系列針對性的軟件應用產品,構建起一系列差異化的行業解決方案。
硬件方面,小鳥科技認為掌握制高點和增強靈活性是“可視化視頻墻”的核心競爭點。一方面,在4K、光線切換、超大規模處理器和傳輸系統上,小鳥科技構建起“超高還原性”、“超高即時性”、“大中城市規模級”的圖像處理器和矩陣應用產品體系,滿足從廣電到智慧城市、從軍隊到大型企業集團的“全方位”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小鳥科技著重解決“信號處理與傳輸系統的架構靈活性”問題。在很多應用案例中,客戶面臨既有系統改造升級與新系統疊加融合的問題;在另一些案例中,客戶面臨不同層次的應用需求——一部分需要高碼率、大數據量,另一部分則不需要太高的帶寬,有些數據允許比較大的延遲,另一些數據則需要即時性顯示。不同的需求、不同技術標準的硬件和信號源,可能位于一個可視化體系下,從系統穩定性、復雜性和成本性角度看,必須提供具有架構靈活性的處理器與矩陣產品。小鳥科技以混合矩陣、光電矩陣、模塊化處理器產品,全面適應日益復雜的客戶視聽工程應用場景,構建高度可靠而又簡潔靈活、可擴展的可視化視聽體系。
軟件方面,小鳥科技先后開發出DMIS可視化管控系統、DVCP云觸控-視窗系統、UniStation坐席管理系統,將傳統的、硬件對硬件的視聽大屏信號切換系統變成“集中管控、分級授權、差異化子集管理”的“功能可重構、界面IT化、操作簡潔化”的智慧控制與交互系統。這樣的系統,尤其適合目前可視化信息網絡日益大型化的趨勢。通過集中控制、分級和子集的管理器產品,小鳥可視化解決方案能夠在紛繁的超大應用系統中“化繁為簡”,提升管控的集中度和可靠性,帶來更高的、即時性的管理效率。
軟功能設計的標準,好用非常重要。但是,可視化視聽系統多處于“關鍵部門、關鍵節點上”——可靠性更是空前的“首位”需求。小鳥科技一方面堅持產品數學模型設計的封閉性和完整性,確保管控權利體系安全可靠的運行;另一方面進一步發揮小鳥處理器和矩陣產品“純硬件”產品的優勢,實現軟功能硬件化,杜絕來自系統外周的“惡意侵害的可能”。后者雖然開發的流程更長、周期成本更高,卻為應用系統帶來了更高的底層安全性,在一系列的內部攻防測試中,具有超過傳統計算機IT產品、操作系統下軟件產品的安全穩定性。
強大的軟硬件產品研發與設計體系,是小鳥科技可視化視聽解決方案的基礎。在這些基本產品之外,小鳥科技還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差異化行業需求解決方案”概念,將AV+IT發展為“行業可視化”。先后發展了廣電、教育、交通等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體系,構建了植根專業顯示、面向行業特種需求、連接IT智慧化信息體系的產業服務能力。
可視化時代,好系統從“特”字出發
是不是每一個客戶的項目都需要“最頂級的全面配置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大屏可視化企業必然要從頂級技術、最高需求角度,規劃高標準的產品線和業務服務能力。但是,面對具體的應用客戶,卻更需要“特事特辦”。小鳥科技認為,特事特辦的能力,與對行業頂尖標準的實現能力一樣,是好的可視化企業必須追求的能力。
例如,小鳥科技建設的中核千人會議室系統,其應用特征就以“最典型的標準化會議大屏”為特點:超大屏幕、高性能顯示、穩定性、可靠性——這些需求都是高端大屏的標準化答案。但是,上海汽車展心型創意拼接系統就又是另一種需求:94塊屏幕、9種不同規格、各異的畫面顯示比例、截然不同的型號與廠家,甚至整個大屏還需要轉動……這個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非范例性、天下獨一份的特殊性”。
每一個客戶的需求都有他必然的道理:這是解決方案設計和項目實施不能改變的底線與紅線,也是每個項目價值最大化的關鍵。尤其是在可視化時代、AV與TI結合、專業顯示與創意產業結合,大屏顯示的形態、功用不再是單一的、平面和千篇一律。這種市場需求變化對行業參與企業提出極大的售前服務與調研能力需求,更對具體項目方案的實現技術能力提出高層次的考驗。
在國家電網北京調度自動化中心改造項目中,這種“特”的情況被發展的淋漓盡致。從成本角度看,改造最好“少動刀子、多用原有設備”;從系統最終的體驗目標看,最優的選擇是“全部用新的系統和設備”;從客戶一線員工的角度看“少改變管控流程最省心省力”;從可視化技術發展趨勢看,原有的“系統運作方式必須被淘汰”……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小鳥科技,提出老系統挖潛;模塊化處理器多元信號兼容、光電切換器將通信集中到光纖和雙絞線上,實現統一性后,盡量保持既有系統接入和靈活性。尤其是在管控方式上,小鳥科技提出與其在系統如何改造上有爭議,不如去改造“人”的部分:通過對客戶一線人員的手把手、“月嫂級保姆式”培訓與跟蹤服務,實現新舊系統平穩交接。
項目的特殊性會出現在很多層面:例如,既有資產再利用、不同行業的價值需求不同、不同人員關注點和利益點不同、人與設備的匹配問題、實際項目的創意偏好問題,硬件和軟件技術認知水平與偏好等等。
針對這種具體項目的特殊性,小鳥科技以高起點的基礎技術和產品體系能力為保障,以項目化、行業化的解決方案體系為依托,以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現場研發再創新的能力與精神為落腳點,不斷提升AV+IT、可視化條件下,新時代智慧顯示場景中“特事特辦”的產業服務能力。
AV+IT、AV over IP、軟件+硬件、產品+方案、建設+服務:專業視聽行業的“內涵和外延”一直在延伸。這是行業面臨的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誰能最先滿足這種行業發展的需求,誰就掌握了未來競爭的制高點。這方面,小鳥科技再次成為帶路人,走在了產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