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調查敲響警鐘,專利保護體系將更加完善
據商務部消息稱,2018年3月27日,美國Ultravision Technologies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國內11家企業在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LED燈驅動及其組件(Certain Light Engin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LED顯示應用分會對此做出了鄭重聲明,予以回擊。
事實上,這并不是國內LED屏企的首次責難。不完全資料顯示,2008年以來,美國針對我國LED產業和企業的337調查申請已經至少有6起之多。且近三年來呈現糾紛“高發趨勢”。其背后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是部分國家單邊貿易保護思想指導下,針對我國高科技企業的“定向打擊”,更是打壓我國在小間距LED顯示領域技術和市場領先優勢的流氓行為。
所幸的是,我國屏企一向具有極強的專利保護意識,絕大部分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建立了相應的專利池,相應顯示產品在海外市場上市前,均做過大范圍的專利侵權檢索,積極主動防范出口產品侵犯相關專利知識產權。
但無論如何,事件再次為我國科技創新企業敲響了警鐘,構建更加完善的專利保護體系,提升關鍵技術環節的自主研發比例,掌握核心技術領域的主動權,是一根時時刻刻不能放松的弦。這將是接下來包括小間距LED屏企在內的我國科技制造企業戰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