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科技產品中,無疑電視機是真正的王者。CES2019展會上,彩電產品當人不讓再次成為居家科技的中心所在——這個中心不是指,彩電比冰箱、洗衣機更受觀眾關注,創新也更多,而是指彩電在以新內涵謀求居家智能格局中的“新位置”。
8K和大屏,誰都可見的熱鬧
2019年CES展會上,8K和超大屏幕已經成為必然的展品。尤其是隨著我國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兩條10.5/11代線的投產,65-75英寸產品正在成為主流消費產品,而更大的85-98英寸產品也已經大量出現。專家甚至預計三年內,6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產品會占據國內彩電市場的半數份額。
創維在CES2019上展示了全球首臺88英寸8K畫質OLED電視。TCL展示搭載量子點+8K彩電+DOLBY VISION彩電,其擁有高達24000000個LED燈珠的Micro LED陣列,以提升HDR效果。索尼公布了旗下電視新品:A9G和Z9G,其中A9G電視采用的是OLED屏幕;而Z9G則是索尼旗下首款8K電視,共85英寸和95英寸兩款可選。長虹首次展出了CHiQ新品8K雙屏電視ARTIST,它除了擁有出類拔萃的影音表現力之外,外形設計更首開先河的去掉傳統電視的“小背包”,讓電視機的背面也成為一個平面,與家庭環境和諧共生。三星此次發布了98英寸的8K分辨率QLED電視,這是迄今為止三星推出的最大尺寸QLED電視。在2019年,三星還將推出65英寸、75英寸、82英寸和85英寸等多個尺寸的QLED 8K電視。2019年CES上,海信正式推出了自主研發的100英寸和70英寸三色激光電視,70英寸產品是業界首次將激光電視的尺寸下探到70英寸,而且也是首次將三色激光顯示技術運用到中小尺寸的激光電視。
綜上所述,主流彩電品牌都推出了80英寸以上的彩電產品,彩電顯示的天際線再次被突破。未來更大的尺寸與8K的更高分辨率配合,成為高端電視顯示的標志。搶占大屏8K已經成為行業風向標,而且有10.5/11代線加持,這不僅僅是品牌形象展示的問題,而是已經是“市場產品銷售”的趨勢潮流。
AI+5G,看不到的真正內涵升級
與分辨率和顯示尺寸的提升不同,彩電業的內涵升級往往沒有那么漂亮和動人的外表。但是,CES2019展上,內涵變化才是決定彩電未來命運的事情。至于分辨率和顯示尺寸,過去百年的顯示歷史就是不斷更高、更更高,可以說是沒有新意的升級了。
2019年CES展會上,主流彩電產品都具有了語音識別功能,眾多產品更加配人臉識別功能,甚至一些產品已經推出全時AI待機功能。這些功能實際上還有另外的名稱:機器聽覺、機器視覺和機器環境感知——即,此前是人們拿著遙控器、按著按鈕來控制彩電,現在是彩電主動感知人的變化、來配合人的需求:機器與人之間的主被動關系已經轉折。
同時,很多彩電廠商,如三星、夏普明確提出5G的概念,另一些彩電品牌則打出IoT的概念。無論用哪種表述,其核心都是通過一定的通信技術,讓彩電連接更多的設備,讓彩電成為一個AI控制中心——這張藍圖的另一個名稱是“家庭物聯網”。彩電的未來形態,不僅僅是自己要主動感知人類、配合人類,還要控制整個居家環境與眾多設備的感知、并配合人類主人。
有了以上兩個層面的描述,讀者可能已經意識到未來的彩電像什么:它簡直就是一個“機器人”——只不過它不具備手和腿,而是一個以感知和控制為核心的機器大腦。
當然,這個彩電變成機器人的過程,并不脫離彩電的內在職責:顯示和語音。不過二者可能已經不僅僅是娛樂,而是和人類對話、和其他設備對話,去主動發現并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面對如此變化,消費者購買彩電亦不能僅僅在乎分辨率和屏幕尺寸:彩電的耳朵、眼睛是不是好用,腦子是不是靈光也極其重要。
從應用終端到平臺終端,真正的蛻變才開始而已
AI到底帶給彩電什么變化?機器人化的彩電到底有什么神奇新功能?這些問題CES2019還不能回答,彩電企業也無法回答。但是,不容爭議的是,此前那個以視聽終端為使命的彩電即將成為歷史——未來的彩電必然、也只能是一個功能平臺。
縱觀智能手機的發展歷史,其實是一個“依托平臺的爆款應用大爆發”的歷史。智能手機和4G網絡是基本應用平臺:微信為代表的社交、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今日頭條為代表的新媒體、抖音代表的視頻應用、手機淘寶為代表的購物、刷手機乘火車代表的身份驗證……這些爆款應用,真正推動了智能手機技術的不斷革新換代,推動了消費者的不斷購買和消費。但是,這些爆款應用,沒有哪一個是手機智能化和4G平臺剛剛出現,就被“計劃好了”的。
同時,在手機功能日益豐富化的今天,人們也發現此前流行的短信已經不再流行、彩信更是已經失去市場,即便是語音通話功能都快成為歷史了:手機曾經的、作為功能端的使命正在日益消失。
作為客廳里的“另一塊”屏幕,彩電AI化的命運必然不會與手機智能化路徑的規律有太大出入。不同的只是場景和具體的爆款應用到底是什么?例如,80英寸的大屏幕,對于社交而言不僅是看到,而可以成為“虛擬現實”的產品,更好的居家社交和融入感,是不是會成為一種潮流呢?——沒有現成的答案,但是亦不妨礙各種不同的嘗試:手機新功能的開發也不是百發百中,乃至于失敗總是多余成功。
未來彩電以大屏顯示和視聽為基礎功能,以5G和物聯網為居家場景的底層構建、以人工視覺,聽覺和感知,更快速的AI計算能力為核心驅動,打造一個不同功能皆可以自由落地的“新媒介”平臺,是2019年CES展上最大的趨勢。
智能手機的成熟和發展,得益于移動計算和通信技術的成熟發展;而彩電進入高端智能應用的門檻,則必然與客廳這個開放場景分不開——開放空間中的智能價值,首先需要“環境感知”。在機器聽覺和視覺技術沒有進入智能彩電體系的時候,智能電視的價值也就注定是“低能”的。2019年CES展,人工語音智能、人工圖形識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和配給,將成為改變彩電智能價值“樞紐點”的關鍵。
如果對于彩電平臺化的價值還有疑問,可以看一下“電視臺”的先知先覺。國家廣電部門已經開始從省級到縣級電視臺的“融媒體大改造、大升級”——單一的廣電部門和廣電網絡概念已經過時,何況廣電系統的一個終端功能“電視”呢?所以,請不要質疑革命的到來,唯一的問題在于誰沒有搭上這臺客廳視聽新消費的“直升電梯”。
綜上所述,2019年CES展上,彩電產品的8K和巨幕,固然吸引眼球、成為最大亮點;但是決定行業未來命運的卻是AI+5G,是人工智能化時代、彩電成為平臺產品、擁有家居服務機器人屬性之后,彩電企業如何構建自己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