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2020年度中國質量技術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由青島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東南大學聯合研發的《激光電視感知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成功摘得“2020年度中國質量技術獎”一等獎。
中國質量技術獎是2005年經科技部、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準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勵,是我國質量技術領域的最高獎,獲獎技術代表了中國各領域的尖端科技成果。今年摘得一等獎的9個項目中,除海信激光電視之外,幾乎都是涉及國家核心重點戰略的科研項目,覆蓋航空航天、國家電網、水利水電等國家戰略行業。
激光電視作為引領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代表性產品,具有大屏幕顯示、健康護眼、高色彩表現力以及低功耗等突出優勢。要想讓激光電視這個新物種走進用戶家庭,需要攻克諸多技術難題。在沒有前人成功經驗,沒有成型產品參照的情況下,海信激光研發團隊經過十多年來的持續研發,成功完成了《激光電視感知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 該項目的創新成果在于攻克了超高色域色彩調校、用戶體驗等技術難題,確保了激光電視的畫質、亮度、功耗等關鍵性能指標完全符合電視標準,建立起激光電視感官體驗的測量模型和方法,提高了激光電視的產品性能及可靠性,有效規避了傳統電視隨著屏幕尺寸變大而出現的價格貴、安裝復雜、功耗高等種種不足,為激光電視這一新物種走進用戶家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從產業層面來看,依托這一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海信激光電視成功打破了國外廠商在現有顯示方向的技術壟斷,實現了在顯示領域“換道超車”,使中國占據了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動權,推動了中國顯示產業從規模領先走向技術領先。
2014年海信激光電視實現產業化以來,6年經過5次產品迭代升級,海信率先推出了全球首臺100英寸超短焦激光電視、4K激光電視、雙色激光電視、全色激光電視,顯示畫質和產品性能已全面超越傳統電視。目前,海信在激光電視領域累計申請專利1203項,形成了完整的理論與試驗體系,為激光電視市場的全面繁榮打下良好基礎。
在海信的帶動下,激光電視已經從一個產品發展為一個產業,從一家企業發展為一個行業。2015年-2020年,激光電視的復合增長率高達213.8%,展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技術活力。此次,作為家電行業唯一的大獎獲得者,海信的獲獎也被認為是國家對其叩開激光顯示技術應用從商用到家用大門的創新價值的肯定。
從CRT時代到液晶時代,再到激光顯示時代,質量和技術,一直是海信刻在骨子里的理念和信條。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一輩海信人就確立了質量是企業生命的信念。1979年,在全國第二屆黑白電視機評比中,青島牌JD12—112英寸黑白電視機被評為國家二等獎,填補了山東省電子產品國家質量獎的空白。從此,青島電視名聲大震,蜚聲大江南北。青島電視機廠還花了幾千萬元在江西路11號蓋起了“品保樓”,取“品質保證”之意。
海信歷史上曾經有個“0.01%=100%”的特殊等式。“青島”電視早期返修率是以百分之零點零幾來計算的,這一數字已屬國際先進水平,但海信人認為,不合格的產品對于企業來說僅占0.01%,而對于個體的用戶,便是100%。
在2001年獲得首屆全國質量獎后,海信在2010年再次獲此殊榮,成為惟一一家兩次獲得全國質量獎的家電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獲得亞洲質量卓越獎的家電企業。
2002年,海信確定了自己的質量管理箴言,后來也被稱為海信質量管理“七條軍規”,其中寫道:“質量不能使企業一榮俱榮,卻足以使企業一損俱損……”這既是對消費者大眾做出鄭重的質量承諾,也是企業內部所有崗位員工必須嚴格恪守的質量工作守則。
正是對“質量”的堅守,在計劃經濟年代,“青島”牌彩電和黑白電視均獲過國家最高質量獎,四獲國優,八獲部優、省優,五獲國際金獎。在日內瓦第五屆世界電信展覽會上,“青島”牌是中國參展電視機唯一的長期展覽樣機。
2018年10月,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一封關于“質量會議”的郵件中指出,“重典”管質量永遠沒有錯,因為這是百年海信的根基,不允許任何人動搖。在海信內部,周董曾多次說過:“一個企業,其產品質量幾乎是用戶唯一能長期記憶的要素。”
正所謂,質量就是人品。激光本來只是一道光,海信卻把它做成了電視,并且從一開始就嚴格依照電視的標準來做,最終使激光技術從工業級應用走入千家萬戶,使激光電視這個產品真正意義上可以滿足電視級畫質及用戶體驗要求。這背后,是海信骨子里對技術的執著,對質量的堅守,對工匠精神的追求。
質量與技術,是寫入海信的DNA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