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大最火的“年輕低價”手機巨頭,榮耀和紅米,先后推出了自己新一代“普及型”彩電產品。——榮耀新品沒有攝像頭,基本不適用于智慧屏概念,筆者認為這就是單純的彩電戰爭。
對此,業內很多評論稱“紅米PK榮耀,越來越赤裸裸”——的確,榮耀和紅米的新品太像了!
一樣的產品策略,老冤家殊途同歸
榮耀和紅米的火藥味有多濃呢?5月26日下午,紅米X發布會上,紅米智能電視X系列正式發布。當天晚上,原價2299元的榮耀智慧屏X1 55英寸正式公布618補貼后售價:1699元;27日上午,紅米電視X 55英寸618補貼后售價也進一步公布:與榮耀智慧屏X1相同的1699元。
價格是戰爭的一部分,但是配置才是“最大的因素”:從主打概念看,榮耀和紅米這次都是“打破傳統高端電視和低端電視的分水嶺”。即配備MEMC運動補償技術的“主流價位”產品。這一配置,讓其55/65英寸產品的畫質效果,較市場此前同價位競爭產品,哪怕是紅米親兄弟小米的產品,都有顯著提升。
此外,大腔體音響、廣色域技術、遠場語音、智能助手、全面屏等配置,榮耀和紅米新款彩電也“異曲同工”。甚至,二者的名字都一樣:X系列。二者主打的第一個市場節點也完全一致,618電商節……當然,這并非說二者產品毫無差別,比如榮耀的自主芯片和系統、以及8K解碼等方面,還是在情懷上更占優勢;紅米X產品則更強調了金屬元素的運用。
可以說,紅米和榮耀這對手機市場頻繁PK的老冤家,這次終于在彩電市場“正面對碰”了。這一對決也成為2020年后疫情時代,彩電市場的最大變數之一。
殃及池魚”的PK,彩電圈真的不好了
彩電市場一直是存量為主的市場。特別是2020年疫情帶來的需求萎縮,第一季度市場規模下降2成以上。全年行情也難以樂觀。這對于紅米、榮耀兩個,2019年進入市場、2020年想借著奧運等體育大年發力的品牌而言,顯然“雪上加霜”。
但是,挺進彩電圈“一定會是逆境行船”,這個覺悟想必紅米和榮耀是有的。市場環境的短暫變化,需要改變的更多的是“套路”:即這次兩個X系列都主導“曾經的高端平民化”——20年歷史中,從未成為普及價位標配的MEMC技術,終于登場“同尺寸最低價產品”。
先不要講MEMC技術對畫質有多大的影響,單單是打破了傳統彩電企業靠MEMC技術“提升溢價”賺取高端差價這一行業潛規則的“漣漪”效應,恐怕就已經令彩電這個平均凈利潤不足5%的行業的“老炮”們“心驚膽戰”。更何況,MEMC技術在游戲、體育、動作電影等內容場景中,提升運動畫質、加強清晰度的效果非常直觀,一直是很多“技術派”消費者選擇產品的“重要參考指標”。
價格”、“性能”、“粉絲”三個爆點,與僅僅紅米和榮耀55/65英寸稀缺的產品供給型號數量,已經形成足夠大的“市場共振”。而現在,兩者的PK屬性,又帶來一波“輿情”加持,產品和信息曝光度顯著高于傳統彩電企業“傳統思路”下的大多數普及型產品——傳統彩電市場的營銷是“為高端造勢、賣中低端產品”——這種眾多因素的疊加,必然放大此輪新品較量對市場份額的“重構”效應。
實際上,靠著“價格”、“性能”、“粉絲”三重概念,小米品牌已經在2019年以千萬臺的成績,成為國內彩電市場的“數量之冠”。現在的紅米、榮耀之爭,表面看是兩個品牌PK,本質卻是“彩電市場新舊勢力”的新對壘。行業人士紛紛指出,如火如荼的產品PK,很可能有利于兩個品牌的份額增長,并同時“削弱第三方品牌份額”。
即“殃及城魚”會是紅米榮耀“X”代號彩電產品戰爭的“真正結果”。——“爆款之下無有完卵”!彩電業的新一篇可能就在新冠疫情和這個618電商的“偶然”之下,徹底掀開了。
彩電市場必須“換換”思維了
2020年不僅僅是MEMC技術進入普及型電視,這一年也是這一技術大量進入普及型手機顯示屏的轉折年!”
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榮耀和小米對于MEMC技術的彩電應用選擇,不是針對彩電,而是其在全系智慧顯示功能品類上的“新布局”:對于傳統彩電企業,也許這才是最大的挑戰!傳統彩電企業的局面是,用彩電去打人家“手機+彩電+AIOT”的陣營;用單品去打別人的整個生態。
彩電市場回不去了”。新手已經讓彩電不再是傳統的家電。這樣的格局下,市場一定會發生變革。企業更應該“思路更新”、“戰略升級”、“換換腦子”——要不然,消費者在輿情上、在爆款上,看到的就只有新手們的各種表演。以及像小米電視那樣,迅速沖上千萬臺規模的“客戶瓜分”。
可以說,彩電業現在已經不是“狼來了”的問題,而是“如何自己進化成狼”的問題:此前綿軟、優雅、講究高度的打法,與現在90后為代表的新一代消費者,親民、透明、輕快、情懷牌的消費需求已經不在同步。
例如,雖然紅米和榮耀都主打MEMC運動補償,但是這并不是說“普及版和高級版”完全一樣:運動補償算法受到算力的制約、應用效果受到技術使用水平的限制、補償標準也有60HZ與120HZ的不同,以及2K到8K的分辨率差距。所以,講的清楚這些,傳統品牌的高端型號就依然有“競爭優勢”;反過來,這些信息沒有向消費者透明,或者傳遞不及時,可能就丟了市場。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新玩法”:廠商要做的是M2C,而不是傳統賣場的B2C。傳統模式下,導購介紹的“加工與推銷”空間,在網路上,這個平面世界中不再靈光。取而代之的則是透明的價格與參數、情懷與粉絲。
一場戰斗不能分出勝負
這次紅米和榮耀的“針尖對麥芒”,與其說是“二者的血腥對抗”,還不如說是“唱給傳統彩電品牌”的一場大戲。
當然,市場競爭不會在一兩個型號、一兩個月的戰斗中分出勝負。無論紅米、榮耀,還是傳統彩電品牌,所面對的都還只是“彩電真正進入互聯網”時代的“開端”:互聯網化的產品、互聯網化的思維、互聯網時代成長的新消費勢力、互聯網上的營銷與服務……彩電產業還需要在更長時間認真回答這些問題。
但是,MEMC技術下沉,帶來的普及產品的改變,已經是回不去的歷史大勢。彩電創新不能在畫質上,再去吃20年的老本;新的創新時代5G+彩電究竟怎么搞?誰能搞定未來彩電?這則是另一道“品牌的生死命題”。
總之,2020年是彩電行業不頻繁的一年。熬過了一季度疫情的沖擊,現在真正的競爭開始了。紅米榮耀一場大戲,已經攪動了傳統市場格局。存量,甚至縮量之下,彩電企業走向何方,誰生誰死的決戰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