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內投影機市場本土品牌“雄赳赳氣昂昂”的崛起,外資品牌的“自處”日益進入“不得不變革”的新階段。當然,和新品牌激烈競爭的存在,并非說外資傳統投影大佬“已經沒有優勢”:
一方面,外資投影大佬底蘊深厚。尤其是在上游技術鏈上的優勢格外明顯。例如索尼、愛普生的LCD光閥,索尼、JVC的LCOS光閥技術,理光的鏡頭和光學技術。同時,外資大佬們也與投影機另一光閥巨頭TI的合作更為“深遠、綿長”。
另一方面,本土投影機創新企業更多的還是依賴“本土市場”。而外資品牌幾乎都是“國際巨頭”。這就形成了本土品牌的本土市場中的優勢,與外資品牌外國市場的優勢之間的“錯位”。在非中國市場的優勢地位,本質上是“更為廣闊的市場的優勢地位”。這決定了外資很多品牌在與上游企業,如TI/愛普生的供應鏈合作上更具有優勢。
但是,即便以上兩層優勢短期內難以撼動,但是外資投影陣營的危機卻也存在:1.國內市場外資品牌份額岌岌可危、2.本土品牌正在加速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發展、3.本土LCOS等光閥產業鏈也在加強研發……
面對危機未雨綢繆!外資品牌的共同選擇是,繼續鞏固海外市場的長期優勢地位、繼續深化和加強與上游供應商的合作。同時外資品牌也有自己的“差異化”選擇。如,索尼選擇更多的將精力聚焦到與品牌形象和技術實力更匹配的中高端投影機和工程投影機市場。再例如,愛普生則更多選擇“學習本土企業創新經驗”,作新生代投影應用潮的重大參與者。
2021年5月10日中國上海,愛普生與騰訊視頻•極光TV聯合舉辦了主題為“聲色合和‘投’號玩家”的新品發布會。愛普生選擇進一步布局激光智能微投、激光電視國內市場,并融入以騰訊為代表的國內家投應用生態。愛普生的這種選擇顯然在外資投影品牌中比較“典型”。
可以說,索尼的選擇和愛普生的選擇完全是兩個類型。包括索尼、松下、夏普-NEC和臺系一系列品牌都走了更注重高端和專業化的道路。但是愛普生、優派等少數外資品牌,也做出了“直面創新壓力”的更積極選擇。行業分析認為,后者的選擇無疑更具有“前瞻性”:因為,本土投影市場的創新格局,遲早會成為全球趨勢——外資投影巨頭的未來,繞不過“互聯網+智能投影”應用的新價值點。
總之,不同的品牌可以有不同的選擇,這是各自利弊權衡的結果。未來國內市場外資品牌能否二次崛起,以及中國創新經驗全球化后,全球投影市場的競爭格局如何,現在不能判定——但是,因為所選路徑不同,不同品牌的未來持續分化將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