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C H1近期完成了技術改造。在經過數月的建設后,HKC H1工廠花費了5000萬將其月投片從90K/m 增加到了110K/m。LCDTV顯示面板售價在去年攀頂后,持續回落。在今年各公司本希望通過下調嫁動和韓廠關閉LCD產線來平衡市場,但是HKC截然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提升到極致的HKC H1
HKC H1工廠大約規劃于2015年,且總投資在240億元左右。雖然該工廠初始設計為5 Mask工藝的70K產能,在后續經過工藝優化后,產能已經可以達到90K/m左右。和HKC其他幾個工廠不同,直到2021年為止前,HKC在并H1在建完后的數年內未對該工廠進行改造。
HKC H1的擴產計劃預計規劃于2020年底到2021年初,其通過優化生產工藝的方式在不增加設備購置的條件下將產能進一步提升到110K/m。和CHOT 通過改MMG投片方式增加產能不同,HKC H1的產線并未采用新的MMG設備部署方案。
為了在不增設核心設備的情況下增加產能,HKC 在H1的擴產方案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增加流片速度從100%到120%。
減少Array的ITO薄膜厚度,并增加PECVD工藝腔。(大約少100 nm)
用干刻方式蝕刻電極。
減少CF的膜厚和光刻膠用量。(大約少300 nm)
縮短烘烤時間。
減少液晶使用量。
加大后端非核心設備的自動化程度。
后續影響的思考
HKC H1這次擴產除去字面的意義外,還代表了什么呢?
從HKC H1的本次擴產的工藝變化來看,H1主要通過增加產能和削減耗材的方式來減少低端面板的生產成本。材料厚度的減少代表了器件性能的下降。結合其器件的材料使用等信息可以判斷出本次改造將增加HKC低端LCD 面板的產能并削減成本,從而使得其在本次LCD TV面板低潮中有更多的競爭力。
本次擴產基本基本上已經將設備壓榨到了極限。那么如果HKC 將所有廠的設備都如H1那樣壓縮到極限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HKC 現在有H1、H2、H4和H5 4個廠。
H1設計產能70K/m,通過改進工藝變為90K,現在已經被極限壓榨到110 K/m。
H2設計產能為90K/m,驗收為155K,在2021年擴展到200 K/m。如果按照H1的標準來壓榨,可以到234 K/m左右。
H4設計產能為90K/m。如果按照H1的標準進行壓榨,可以到346 K/m左右。
H5設計產能為148K/m。如果按照H1的標準進行壓榨,可以到361 K/m左右。
下圖為HKC設計產能與開啟狂暴模式產能對比,為了突出顯示其差異,用m2來進行顯示。以下圖表略看之下的確震撼,但是HKC在實際操作中并不會那么激進。對于用于中高端產品的產線而言,其ITO厚度、光刻膠厚度并不能進行如此削減,所以產能飆升也不會那么快。但是HKC H1的這次擴張的確提醒了我們一點,那就是當面板廠想飚產能時,其產能的提升或許不會像建新廠那么久,而韓廠退出后的市場空缺或許也不會持續太久。
來源:Li,C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