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顯示技術向著更輕薄化、更高對比度、更高能效的大趨勢演進,MiniLED憑借著其獨有的優勢,成為了新一代的核心顯示技術。
據了解,MiniLED又稱“亞毫米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單顆體積更小的LED燈珠。通常來說,MiniLED的芯片尺寸只有50~200μm,這就意味著在同樣的面積下,MiniLED擁有更多的燈珠數量,局域控光會更加精確。
MiniLED技術率早先多應用于電視領域,直到近兩年,背光技術不斷升級,LED燈珠尺寸降至50μm,這才讓MiniLED背光的應用場景從適合遠距離觀看的電視,逐漸轉向了更適合近距離觀看的顯示器領域。
相較于傳統顯示器而言,MiniLED產品的顯示效果更加細膩、亮度更高,厚度更薄(RGB三原色完全保留,色彩完整性和色域范圍更好,色彩亮度接近OLED;由于MiniLED比傳統LED小,可以實現LCD面板光源更精細的控制,結合更精細的區域調光Localdiming技術,對比度更高;所以厚度更薄)。這對于色彩、分辨率等性能要求極高的專顯領域來說,無疑是更合適的選擇。
從本質上來說,MiniLED還是屬于LCD屏幕范疇,同樣由背光模組、液晶層、彩色濾光片等結構組成。其中,背光模組為其主要發光組件,由很多依次排列的燈珠組成。兩者之間最直觀的差異就是燈珠尺寸的大小,在相同尺寸的面板內,MiniLED面板可以容納更多的燈珠,其顯示亮度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MiniLED已經成為目前的最佳選擇。從長遠來看,它是從小間距LED到MicroLED的過渡方案。與小間距LED相比,MiniLED顯示尺寸更小,LED燈珠排列更密集,分辨率更高(PPI)適用于4K/8K大尺寸LED電視領域。
綜上所述,無論MiniLED是背光還是主動發光,顯示效果都更好。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未來產量的提高,成本將繼續下降,市場前景也將爆發,未來表現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