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進入收關,以舊換新、國補政策強勁拉動下,各大電視品牌紛紛加大備貨力度,以期在這一輪政策紅利及促銷中搶占先機。政策對于中國TV零售市場的拉動作用開始顯現,據奧維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球TV累計出貨144M,同比增長2.2%,其中高端OLEDTV出貨4.1M,同比增長14%。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TV面板出貨量186.6M,同比增長1%;出貨面積135M㎡,同比增長4%。面板作為TV的核心部件,今年以來一系列復雜而多變的因素影響競爭格局與未來走向。從材料產能的波動到SDP的停產,再到華星光電對LGD廣州工廠的收購,面板企業有的產能在收縮,有的產能在擴張,每一個事件都在為市場帶來不同的機遇與挑戰。
可以說國補政策為電視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對面板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原本持續下跌的面板價格得以止跌企穩,并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隨著市場信心的逐步恢復,眾多面板廠紛紛調整策略,為2025年做準備。
2024這些關鍵因素如何影響面板企業的發展,特別是TOP品牌BOE(京東方)、CSOT(華星光電)、HKC(惠科)、INX(群創光電)、Sharp(夏普)、AUO(友達光電)、CHOT(彩虹)以及LGD等今年表現如何?2025年如何應對?AVC近期發布了面板相關數據,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 TOP3品牌 穩步增長
京東方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顯示技術、設備與服務提供商,其在2024年的TV面板出貨預計將達到約5800萬片,相比去年有顯著增長。一方面“國補”政策刺激了海信、創維、長虹等客戶的采購BOE面板的積極性,增加了下半年的面板采購計劃。另一方面,京東方憑借其在技術、產能及供應鏈管理上的優勢,成功抓住了市場機遇,鞏固了其在全球TV面板市場的領先地位。
2025年BOE出貨計劃60M,這一數據如何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據悉明年與Samsung的關系有望改善,合作量從今年的900K有望增長至明年的2M左右,同時進一步擴大與長虹/KTC/MTC等代工廠客戶的合作量,產能方面也將持續擴大。
財報方面,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37.32億元,同比增長13.61%;歸母凈利潤33.10億元,同比增長223.80%;扣非凈利潤23.08億元,同比增長254.67%;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華星光電今年的TV面板出貨規模預計穩定在4700萬片左右。盡管與Samsung的合作量有所收縮,但得益于華星集團內客戶TCL的穩定采購、以及小米轉為自采帶來的訂單增加,華星光電成功躍升至第四大客戶地位。此外,代工廠客戶彩訊、MTC、KTC等訂單的增加,也為華星光電提供了額外的增長動力。這一系列變化表明,華星光電正在通過優化客戶結構和提升內部協同效應,來應對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
華星光電2025年TV面板出貨計劃56M,另LGD廣州工廠被收購以后,預計2025年Q2開始由CSOT接管,出貨計劃6M左右,將挑戰京東方NO1的位置。
財報方面,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0.2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25億元。報告期內,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69.56億元,同比增長25.74%;凈利潤44.43億元,同比改善60.67億元;實現經營凈現金流198.38億元。
惠科今年的整體TV面板出貨預計為3620萬片,相比去年略有下滑。惠科更加關注出貨面積的增長,積極擴大超大尺寸面板的出貨,同時縮減了32/43寸產品的生產。在客戶方面,上半年頭部客戶三星減少了訂單,但LGE、海信、TCL等客戶的份額卻有所提升,惠科不斷做出戰略調整來應對市場的挑戰。
2025年惠科電視面板出貨計劃36.2M,與今年持平,65/75/85/100寸等大尺寸出貨規劃繼續增加,此外116寸產品有望明年1季度量產。
群創、友達加速轉型 夏普或難以增長
群創光電在2024年的出貨量預計為3690萬片,整體規模保持穩定。由于自身產能難以增長,群創將重點放在優化客戶結構上。群創光電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虧損改善,通過出售5.5代LCD工廠補充資金。
南科4廠交易總金額為 171.4 億新臺幣(約 38 億元人民幣)賣給臺積電后,群創再賣南京廠。南京廠出售給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總交易金額人民幣4.5億元,約當臺幣20億元,預計處分利益人民幣3.2億元、約臺幣14億。
2025年群創光電計劃出貨37.2M,雖然整體持平,但市場需求的多樣性,考驗著群創在市場細分領域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
財報方面,群創光電今年第3季實現營收552.55億新臺幣(約121.23億元),季減2.8%,也較去年同期減少4.2%。第3季大尺寸面板合計出貨量2939萬片,季減2.2%;中小尺寸面板合計出貨量5140萬片,季減6.3%。大尺寸及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都較第2季減少,均呼應友達“旺季不旺”觀點。
夏普今年的整體出貨量預計為1600萬片。隨著日本堺市G10工廠8月停止玻璃投片,夏普的庫存將持續出貨至年底。廣州G10.5工廠今年擴產至134K,增加65/75TV面板出貨,后續規劃55/100寸面板,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明年夏普規劃出貨13M。
財報方面,夏普公司發布上季(2024年7月至9月)財務報告顯示,合并營收為564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3.41億元),同比下降8.5%。合并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25.9%,達到6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9億元)。
友達光電今年的TV面板出貨量預計為1640萬片,同比增長11%。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友達選擇了減少對面板業務的直接依賴,轉而擴大汽車顯示、智慧顯示等解決方案業務。特別是Micro LED的研發,不僅有助于友達提升盈利能力,還能為其在顯示技術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友達光電的昆山第六代LTPS(低溫多晶硅)二期已投產,單月總產能突破4萬片玻璃基板。董事長彭雙浪表示,昆山在光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產業鏈優勢明顯,除了電視與IT產品之外,未來車載顯示面板需求處于長期穩步成長的階段,從技術上無論是LTPS LCD,還是Mini/Micro LED,友達都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儲備。明年計劃16-17M。
財報方面,友達第3季度創下營收新高,實現營收777.48億新臺幣(約170.58億元),季增4.6%,同比增長10.9%,創下近2年半新高。2024年第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凈損為新臺幣9.3億元新臺幣(2.073億元人民幣)。
彩虹聚焦大尺寸、LGD加大OLED布局
彩虹今年TV面板出貨預計13.6M,在2024年選擇了縮減小尺寸出貨量,轉而專注于大尺寸面板的生產。特別是55/100寸產品的量產出貨,標志著彩虹在高端市場的進一步拓展。雖然與海信、TPV等客戶的合作量有所縮減,但與Samsung、KTC等客戶的合作卻得到了加強。彩虹一方面加速大尺寸的發展,另一方面優化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來提升其在全球TV面板市場的競爭力。2025年出貨計劃15M。
財報方面,彩虹顯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0.03億元,同比增長4.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9億元,同比增長301.85%。
LGD今年LCD+OLED TV面板出貨計劃19M,同比增長43.9%。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Samsung、LGE以及KTC等客戶訂單的增加。廣州LCD工廠的出售,顯示了LGD在應對市場需求變化時的靈活性和快速響應能力。同時,LGD在OLED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創新,也為其在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中占據了有利位置。明年OLED TV出貨計劃6.2M。
財報方面,LG Display今年第三季度業績暫定為銷售額68213億韓元,增長42.5%,環比增長2%;營業虧損806億韓元(4.159億元人民幣),同比改善87.8%。前三季度共虧損6437億韓元(33.2149億元人民幣)。
后記:2024年的全球TV電視面板出貨數據反應出市場充滿了機遇與挑戰,一方面,高世代LCD產線產能仍在繼續擴大、大尺寸化進程持續演進。另一方面,當前市場“國補”政策提前透支了中國市場的需求,明年零售市場或許將受到影響,面板廠商如何調整策略將是一大看點。
2025年或將發生搶奪客戶資源爭奪戰,面板廠商如何更好綁定電視品牌,將是一大考驗。同時隨著華星光電與LGD廣州工廠的交接,能否成功挑戰京東方成為全球的NO1也將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