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TCL科技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3年營業收入約1743.67億元,同比增加4.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2.15億元,同比增加747.6%;基本每股收益0.1195元,同比增加586.78%。
公司業績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半導體顯示行業供需關系好轉,主流產品價格穩步提高,公司積極優化商業策略,改善業務結構,盈利能力顯著改善。報告期內,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836.55 億元,同比增長 27.26%,凈利潤-0.07 億元,同比減虧 76.18 億 元,其中第三季度扭虧為盈,第四季度繼續達成較好盈利,2023 年下半年共實現盈利 34.41 億元。
在“雙碳”戰略引領下,新能源光伏行業的需求保持增長,但受行業供需失衡影響,產品價格下跌,加之對與參股公司 Maxeon 相關的投資虧損、長期股權投資和金融資產分別確認了資產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等影響;報告期內,TCL 中環實現營業收入 591.46 億元,同比減少 11.74%,凈利潤 38.99 億元,同比減少 44.88%。
半導體顯示業務
TCL 華星發揮規模和效率效益優勢,持續優化業務和產品結構,堅持按需生產,加快經營周轉,并受益于主要產品價格上漲,經營業績大幅改善。報告期內,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836.55 億元,同比增長 27.26%;全年凈利潤-0.07 億元,同比減虧 76.18 億 元,其中下半年實現盈利 34.41 億元;全年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 201.20 億元。
大尺寸領域,TCL 華星發揮高世代線優勢與產業鏈協同效用,引領電視面板大尺寸升級及高端化發展,積極發展交互白板、數字標牌、拼接屏等商用顯示業務。TCL 華星通過發揮 G8.5 和 G11 高世代線的制造效率和制程優勢,協同戰略客戶提升大尺寸電視市場 滲透率,提升產業鏈主要環節的價值規模。公司電視面板市場份額穩居全球前二,55 吋及以上尺寸產品面積占比提升至 79%, 65 吋及以上產品面積占比 51%,55 吋和 75 吋產品份額全球第 一,65 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二,交互白板、數字標牌、拼接屏等商顯產品份額居全球前三。
中尺寸領域,TCL 華星加快 IT 和車載等新業務產能建設,優化產品和客戶結構,打造業務增長新動能。定位于中尺寸 IT 和車載等業務的 t9 產線第 一期產能達產,顯示器整體出貨排名提升至全球第三,其中電競顯示器市場份額全球第 一,筆電和車載產品按計劃完成品牌客戶導入并逐步放量。6 代 LTPS 擴產項目穩步推進,LTPS 筆電全球第二,LTPS 平板全球第 一,LTPS 車載屏出貨量迅速提升至全球第五。TCL 華星的中尺寸業務收入占比提升至 21%,成為未來增長的主要引擎。
小尺寸領域,TCL 華星以 LTPS 和柔性 OLED 的產線組合定位中高端市場,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份額持續提升。t3 產線 LTPS 手機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三,自主開發的 1512 PPI Mini-led LCD-VR 屏實現量產出貨。t4 柔性 OLED 產線稼動率和出貨量快速提升,第四季度柔性 OLED 手機面板出貨量提升至全球第四,產品和客戶結構大幅優化,報告期內導入多家品牌客戶;公司柔性 OLED 的折疊、LTPO、Pol-Less 等新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準,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提升;報告期內,公司柔性 OLED 業務收入實現翻倍增長,經營情況持續改善。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 103.09 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達 5.91%;2023 年新增 PCT 專利申 請 590 件,累計申請 15,331 件;在量子點顯示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全球第二;TCL 中環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及工藝進步、工業 4.0 制造轉型,在大尺寸、薄片化、N 型硅片等領域均形成了獨特的領先優勢。為落實技術生態策略,公司積極整合資源,推動行業重大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完善技術生態體系,為公司技術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