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回答了投資者關于“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和應對措施、智能裝備業務在手訂單情況、精密微納業務增量領域、半導體領域市場空間、數通光模塊的產能等方面的熱點問題。
華工科技表示,公司經全面評估,“對等關稅政策”對華工科技來說機遇大于挑戰。一方面,基于在澳大利亞、美國、越南、韓國、匈牙利等國布局的子公司、產業基地,公司可通過位于關稅洼地國的海外子公司產能擴張,有效弱化美國對華關稅對公司的業績影響;另一方面,我國對美對等加征關稅將進一步提升了公司部分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另外,隨著中美科技脫鉤,技術封鎖,關稅大棒,倒逼國內企業轉向本土供應鏈,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持續卡位核心技術,將國產替代轉化為創新引領能力,拓展業務成長空間。
公司積極推進全球化經營戰略,目前已形成國內六大產業基地,及海外12家子公司和 10 家辦事處的戰略布局。海外工廠方面,2024 年智能制造業務越南及匈牙利公司、感知業務泰國公司、聯接業務泰國公司相繼完成布局;人才國際化推進加速,引進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全球化管理體系搭建完成,有效保障海外業務的發展。國際市場作為公司重要的戰略市場,目前海外營銷占比不足15%,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公司全球化經營以“扎根”為核心命題,因地制宜培育本地化研發能力、供應鏈,拓展本地化朋友圈、培養本地化人才,拓展本地化市場,持續提升產品研發、制造交付響應速度,提升質價比、品牌美譽度、影響力,未來將海外銷售占比持續提升至 30%以上。
公司智能裝備業務深度挖掘新能源汽車、船舶等行業從基礎加工向智能復合制造延伸趨勢,今年以來,在新能源汽車、船舶等高價值市場持續突破,訂單同比大幅增長,預計二季度公司僅僅在船舶行業就有望突破10 億訂單。為實現高質量增長,主要依托以下路徑:一深耕核心業務,聚焦優勢行業,深化頭部客戶合作,持續拓展新客戶,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行業的標桿定位。二加大技術創新,通過持續創新,打造核心產品的競爭力,推出第五代三維五軸激光+AI 切割裝備、新能源電池盒焊接自動化產線等拳頭產品,繼續引領高端制造加速升級。三強化市場拓展,加快推進海外工廠以及子公司建設,形成“技術驅動+應用場景牽引+本地化服務”的戰略,多維度突破市場空間。四產品研發與市場布局,加快推進全球首發產品研發,推動技術成果轉化,開辟第二增長曲線。重點開拓航空航天、醫療器械、低空經濟等新興行業,助力該業務實現可持續增長。精密微納業務主要在以下三個領域實現規模突破:一在3D 打印領域,公司緊密圍繞全球增材制造市場的結構性機遇,深耕金屬增材制造裝備,重點瞄準3C 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已形成系列產品,與戰略合作伙伴積極探索3DPrint
智能工廠的服務加工業務,快速形成新的增長點。二在半導體領域,公司現已具備晶圓表面切割智能裝備、晶圓隱形切割智能裝備、晶圓改質智能裝備、全自動晶圓退火裝備、晶圓襯底及外延量測裝備等產品,未來將進一步補充產品序列,并在已形成標桿大客戶銷售突破的基礎上,加速半導體設備的國產替代,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三在綠色農業領域,公司重點推廣農業激光智能裝備,已形成搭載自研 AI 視覺識別系統的激光除草智能機器人,可實現精準智能化除草作業等,未來公司將持續拓展相關應用場景,助力農業生產向綠色、智能方向發展,構建多元業務增長格局。
公司圍繞第三代半導體,現已形成從晶圓量測到晶圓激光加工裝備的6大產品體系,產品已實現銷售,取得市場突破,隨著半導體產業重要性的提升,公司將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并不斷豐富產品序列。在存儲器領域,正在開發1-3納米晶圓套刻對準量測設備;在高端先進封裝領域,正在開發TGV芯片玻璃載板激光高速打孔智能裝備;在晶圓前段,正在開發碳化硅激光剝離智能裝備,不斷拓展和加強半導體產業產品矩陣,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布局將帶來較大增量空間。
數通光模塊產能方面:公司一季度大概是每月 20 萬到 30 萬支200G、400G光模塊的交付,到二季度每月 100 萬只產能,仍不能滿足訂單要求;公司泰國工廠的建設目前已經投產,海外需求主要以 800G 和 1.6T 為主,現有月產能為10 萬只,Q2末到月產 20 萬只,持續快速提升。公司光電子信息產業研創園“下一代超高速光模塊研發中心暨高速光模塊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將于今年5 月投入使用,用于超高速光模塊產品的研發、生產,公司產能將進一步提升。新產品方面:公司 800G 自研硅光 LPO 模塊,馬上業界第一批批量出貨;業界領先 1.6T 自研硅光模塊,已經接到美國、中國知名OTT 客戶正式送樣通知;1.6T ACC/AEC 已經在美國知名 OTT 測試,準備小批量出貨;2025 美國光通訊展上,率先推出適配下一代 AI 訓練集群的 CPO 超算光引擎、3.2T 模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