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2020年疫情的重壓、2021年疫情新常態的結構性高增長,在2022年商顯行業將迎來哪些機遇和變革呢?多數行業研究認為,新一輪“成長動能”正在切換。這或許會讓2022年的商顯市場“格外不同”。…詳情>>
2021年國內商顯市場繼續保持較高速的增長,預計全年增幅達到近2成,總規模接近850萬臺套。同時,2021年商顯系統的應用水平亦進一步深入,以融合更多5G、AI、云計算的支撐力為基礎,創生出更多的“智慧顯示”應用價值。可以說,2021年上商顯行業是“量、質”齊生的一年。…詳情>>
國家一系列舉措的目標,是為了賦能國內消費,刺激消費新動能釋放,引導經濟結構朝向更加科學合理和積極穩健的方向轉型。以商圈升級為契機,大屏商顯也迎來了一個同步發展的機會。…詳情>>
在國家政策層面的有力保障,以及行業內生動力的雙重同向作用力共同加持下,擁抱數字化和智能制造,將持續賦能顯示行業,同時也將成為淘汰低端產能的一把利刃。…詳情>>
未來,三四五線城市的私人醫院、汽車、教育、娛樂業、旅游等產業預計將得到比一二線城市更快的發展,對于這些產業來說,本地的線下電梯媒體將是最優先的選項之一。…詳情>>
IDC表示,在5G、AI、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支持下,中國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正在加快推動智慧場景方案的落地,物聯網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而顯示終端作為物聯網的人機接口,在場景化的應用中向更加智能化、數字化、定制化方向發展。…詳情>>
根據預測,今年全球廣告行業的增長將超出之前的預期。廣告公司群邑(GroupM)總裁布萊恩·維澤(Brian Wieser)近日也表示,疫情期間成立的新公司,需要通過廣告來尋找客戶;而其他企業可能會保持廣告支出,以保持對在消費者信中的印象。因此,2021年全球廣告支出整體向好。…詳情>>
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液晶數字標牌出貨36.9萬臺,同比增長104%;前三季度累計出貨88.5萬臺,同比增長101%…詳情>>
影譜科技打通了計算機視覺AI生成技術和數字孿生技術,為行業和企業提供端到端一體化數智服務,零售解決方案通過將商品實時交互3D化為核心切入口,將經營情況轉為可視化數據,幫助品牌零售構建3D零售平臺…詳情>>
全球電子紙領導廠商EInk元太科技11月10日宣布,攜手TPV冠捷科技推出 25.3英寸彩色電子紙標牌。該產品將采用EInk Spectra™3100四色電子紙技術。冠捷科技與EInk在電子紙標牌領域已陸續合作開發31.2英寸、42英寸等大尺寸機型。“電子紙、墨水屏”正在成為“智慧顯示大屏”市場的一個新品類。…詳情>>
從最小的三、五英寸數字價簽到最大的165寸4K 0.9mm Mini LED顯示屏,商顯的真諦就是充滿所有智慧化的視覺起點!”在11月5日開幕的第四屆進博會上,TPV冠捷攜旗下全線新品精彩亮相,以智慧顯示為核心刻畫未來商顯的“雄偉藍圖”。…詳情>>
疫情時代促進了消費關系的結構性變革,而新的消費關系推動著新零售的快速發展。當前新零售趨勢下消費者體驗呈現出四個關鍵趨勢…詳情>>
Digitimes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大尺寸(9英寸及以上)液晶面板出貨量將達到8.87億片,到2026年出貨量將以0.6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9.18億片。…詳情>>
在工業互聯網這樣一個新時代的“風口”下,誰能快速做出反應,誰就能取得先機。這一點,無論是對于傳統制造業,還是像大屏商顯,特別是LED顯示這樣的前沿科技領域,同樣適用。…詳情>>
2021年上半年數字標牌總銷量達53.3萬臺,其中零售行業銷量14萬臺,占比為26.9%,已超2019年市場份額。…詳情>>
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進而產品也在不斷的迭代中,而迭代的過程中,企業是否能踏準節奏,選擇適合且正確的方向,它關乎到企業營收增長是否能跟上不斷變化的市場。(四問:品類規模及增速、品類競爭及升級、品類創新、政策導向)。 …詳情>>
2021H1全球商顯整機市場規模銷售額達399億元,中國市場占全球市場的62%,其中分品類來看廣告機銷額位居首位,份額達26%,其次LED小間距緊隨其后;中國市場中LED小間距銷額已位居首位,其次是IFPD的教育及商用市場。 …詳情>>
全新演繹數字技術驅動下的商顯潮流,精準串聯5G+AI背景下的智慧生活。2021年10 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公共信息顯示分會(PID)和上海勵擴展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顯示行業頂流盛宴——2021 深圳商用顯示技術展(COMMERCIAL DISPLAY 2021),將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區老展館)盛大舉辦。 …詳情>>
美國戶外廣告協會(OAAA)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戶外廣告行業受到了新冠疫情封鎖限制的嚴重打擊,因為這種封鎖明確限制人們不要出門。 …詳情>>
2021年眼看已過大半,受全球疫情復雜多變的沖擊,線下實體經濟發展受阻,國內零售百貨業表現雖比2020年好,但整體增長仍維持低速。人口紅利和網絡紅利已經基本過去,競爭日益激烈,如何提高生產、流通和服務的效率,是擺在很多傳統零售百貨企業面前的挑戰。…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