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彩電“第三帝國”的微顯背投(英文簡稱:MD),在市場上江河日下,與平板電視的風頭正勁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在國際市場上,微顯背投卻在一路凱歌高進,索尼、JVC在中國市場先后將自己的產品進行了重點推廣,但并未能改變其頹勢。事實上,從國際市場的需求來看,MD正處于生命力旺盛的時期,而其在中國市場的遭遇透視出令人憂慮的“中國產業功利癥”。
MD背投(又稱微顯背投)被有些人稱為“第三電視”,即它被業界排在液晶電視(第一電視)、等離子電視(第二電視)之后,從“排名”來看,MD背投的市場前景就可能預示著它將面臨尷尬的境地。從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看,MD背投的市場銷售情況確實令人汗顏,只有不到10萬臺的市場規模,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增長速度上看,都遠不如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形成這種局面,原因何在?我們認為MD背投在中國市場上面臨五大挑戰。
首先定義一下平板電視,在這里指的是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不包括MD背投(有些國家或研究公司把MD背投列入平板電視之中)。
我們再定義超大屏幕尺寸電視(簡稱超大電視),本文的定義是4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因為MD背投的尺寸定義在40英寸及以上。
為了解釋第一個挑戰,我們首先考察一下中國超大電視市場。在這個超大尺寸的電視市場上,發生了兩個巨大的變化,一是CRT背投彩電的份額急速下跌,從04年1季度的85%,急跌至05年3季度的36%,丟掉了一半多的市場;二是等離子電視的份額急速擴張,從04年1季度的12%,猛增至05年3季度的50%,CRT背投丟掉的市場大部分被等離子搶走。理由很簡單,CRT背投已經“機”老珠黃,盡管價格一降再降,但仍抵擋不住等離子的上升勢頭。
另外兩個值得關注的情況是,最近兩個季度,超大尺寸的液晶電視開始啟動,而且異常迅猛,05年1季度的份額還微乎其微,但到3季度就達到了7.2%。而MD背投則恰恰相反,早早地就在這個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份額也有所增長,但相比起等離子和液晶的發展速度來說,就相形見拙了。
結論:平板電視在搶占MD背投本應得到的市場。
啟示:MD背投的對手是平板電視,而不是在LCD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之間。
在中國超大電視市場上,為什么等離子電視扶搖直上,而MD背投卻坐失良機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MD背投雖然在畫面質量上可以與平板電視相媲美,價格上也具備一定優勢,但還是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
MD背投比較明顯的技術缺陷是燈泡壽命、屏幕亮度、對比度、觀看視角等。
首先是燈泡壽命,這是MD背投一出世就存在的致命傷,業內留傳的說法是,標注的燈泡壽命是1萬小時,實際上可能是7-8千小時。媒體上也有過一些消費者購買了MD背投時間不長后燈泡就壞了的報道,換一個燈泡需要千元以上,這可是個不小的金額,這些報道對MD背投的銷售起到了不少的負面作用。
在亮度、對比度方面,無論在具體標注指標上、還是在消費者實地觀察的時候,MD背投和平板電視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還有一個是觀看角度,MD背投也難以和平板電視相抗衡。
結論:最大的敵人是自己,MD背投不敵平板電視,首要問題是自身的技術缺陷。
啟示:要想在超大電視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先要從改進自身的不足入手。
MD背投電視,或稱微顯背投電視,雖然冠以“微顯”兩個字,但仍然沿用了“背投”這個傳統名稱。 不論什么時候提到MD背投,人們總會把它和背投電視聯系起來。
而背投電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呢?三、四年前,背投電視在中國被認為是高端電視,主流價格是15000 人民幣/每臺,它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
在2001年, 背投電視售出了25臺, 在2004年, 售出了120萬臺,增勢迅猛。
然而,自2004年末以來,背投電視市場開始下滑。根據賽諾公司的預測,到2005年,背投電視市場規模會下降到89萬臺,比2004年下跌27%。
如今,人們再也不認為背投電視是高端電視, 而是一種即將退出市場的產品。實際上,MD PTV要比背投電視性能高許多。 然而, 當它和背投電視聯系起來的時候,人們對它總是有不好的印象。
結論:MD背投雖然從CRT背投中脫胎換骨,但仍然擺脫不了“背投”的株連。
啟示:改進技術缺陷固然重要,調整MD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更為重要。
厚度問題本來是CRT背投的一個致命傷,雖然它解決了超大屏幕的問題,但由于它太厚,給人留下了又大又笨的印象。
MD電視上市以來,在厚度上有了很大的改進,從50-60厘米減少到40厘米,甚至可以更薄。
但是和目前的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相比,MD背投仍然要厚得多,這就使MD背投和FPD電視相比,呈現出很大的差距。
給MD背投“減肥”的呼聲很高,如,湯姆遜早就推出了厚度為17厘米的MD背投,三菱電機也宣稱他們可以做出20至26厘米的MD背投,但在市場上,MD背投的厚度還是要40多厘米。
結論:厚度仍然是MD背投的一個弱項,導致中國消費者沒有把MD背投歸入平板電視的領域。
啟示:如何使MD背投電視“減肥”,是MD背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們在文章開始的時候,定義了超大屏幕尺寸電視,是指4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在這里,我們希望探討更大尺寸的電視市場,所以,我們提出了“超超大屏幕尺寸”的概念,指5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電視。
為什么要研究超超大屏幕尺寸電視?是因為MD背投真正能發揮性價比優勢的地方是超超大屏幕尺寸。
從賽諾公司的監測結果可以看出,在我國,超超大屏幕電視的份額還非常小。在40英寸及以上屏幕的電視市場上,超超大屏幕電視的份額 在2004年1季度,還能有20%,但到了2005年3季度,該份額下降到13%,降低了7個百分點。
在40英寸及以上電視市場上,主流是40至45英寸,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這一尺寸的電視擺放在客廳里已經是足夠大的尺寸了,如果客廳里擺放50英寸及以上的電視,有些太大了。
結論:MD背投之所以在中國電視市場上銷售不暢,“超超大屏幕尺寸”尚未被中國消費者接受,是一個主要原因。
啟示:如何讓消費者接受“超超大尺寸電視”,不是某個MD企業能勝任的任務,而是MD所有相關企業面臨的共同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