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經濟效益持續下滑
2005年以來,家用電器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加之受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家電業銷售雖然保持了較高增速,但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行業經濟效益增長速度呈現下滑態勢。1-10月累計,家用電器制造業全行業銷售收入完成3124.71億元,同比增長20.01%,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14個百分點。而行業利潤總額自8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至10月末,利潤增速下降為-11.52%,家電行業進入調整期。
2005年家用電器行業經濟效益增長情況
月份 |
銷售收入(億元) |
同比增長( %) |
利潤總額(億元) |
同比增長( %) |
2 |
488.88 |
26.94 |
11.30 |
10.84 |
3 |
816.17 |
25.83 |
19.30 |
11.33 |
4 |
1148.89 |
26.89 |
28.01 |
8.32 |
5 |
1550.05 |
28.57 |
36.06 |
2.71 |
6 |
1933.92 |
24.97 |
47.21 |
3.05 |
7 |
2256.64 |
22.46 |
56.31 |
1.75 |
8 |
2531.83 |
20.2 |
59.35 |
-4.14 |
9 |
2817.55 |
19.45 |
65.80 |
-2.43 |
10 |
3124.71 |
20.01 |
66.91 |
-11.52 |
分子行業增長情況看,2005年家用電器制造業經濟效益下滑主要是因為家用制冷電器具制造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降的結果,1-10月家用制冷電器具制造業銷售收入增長速度為6.67%,比去年同期下降26.73個百分點,虧損10.8億元,同比下降250.3%。其次,家用空調器制造業利潤增速也出現負增長。1-10月份該行業實現利潤43.0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8%。由于家用空調器制造業在家用電器制造業中的比重很高(1-10月累計銷售收入和利潤規模分別占行業總量的48.8%和64.3%),因而,空調制造業的利潤下降導致整個家用電器行業經濟效益增速的下滑,是全行業下半年以來經濟效益惡化的重要原因。
消費電子行業受成本上漲的影響在經濟效益上也得到體現,1-10月份,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6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1.9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增速由去年同期13.08%下降為9.06%,下降22.14個百分點;家用影視設備制造業累計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0.27%和19.57%,增速相對呈現穩中有升的勢頭,是增長形勢較好的家電行業。
2005年1-10月家用電子電器制造業經濟效益 單位:億元
累計銷售收入 |
同比增長( %) |
累計利潤 |
同比增長( %) | |
家用電器制造業 |
3124.71 |
20.01 |
66.91 |
-11.52 |
家用制冷電器具制造業 |
456.30 |
6.67 |
-10.80 |
-250.3 |
家用空氣調節器制造業 |
1525.11 |
21.25 |
43.05 |
-1.68 |
家用通風電器具制造業 |
151.72 |
18.32 |
2.23 |
4.45 |
家用廚房電器具制造業 |
406.65 |
19.11 |
10.65 |
41.86 |
家用清潔衛生電器具制造業 |
259.84 |
28.14 |
6.24 |
75.6 |
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制造業 |
72.04 |
33.44 |
4.64 |
32.48 |
家用影視設備制造業 |
1790.12 |
10.27 |
33.28 |
19.57 |
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業 |
554.64 |
17.65 |
10.80 |
-9.06 |
2、行業成本增長速度相對較快
2005年家用電器制造業成本增長過快壓力較大, 1-10月份全行業累計銷售成本同比增長21.52%,比同期銷售收入增速高1.5個百分點。成本增幅超過收入增幅是導致家電行業利潤大幅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分子行業中,制冷電器制造業銷售成本增長速度比同期銷售收入增速高5.7個百分點,成本上漲勢頭相對較快。廚房電器制造業受成本拖累較為不明顯,累計銷售成本增速比同期銷售收入增速低1.21個百分點,成本增長勢頭不明顯。與行業效益狀況一致,消費電子行業中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業面臨的成本上漲壓力也較大,1-10月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業銷售成本同比增長19.5%,比同期銷售收入增速高1.85個百分點,產品銷售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高達91.1%,成本增速依然保持了較快的勢頭。而家用影視設備制造業成本控制較好,1-10月累計產品銷售成本同比僅增8.5%,低于同期銷售收入增速1.77個百分點。
3、行業資產結構有所調整
受需求影響,家電產品的資產結構出現明顯的改變,傳統家電產品由于市場逐漸飽和而缺少投資擴張的動力,新興家電產品及市場需求開始加快放大的家電產品的投資增長速度則明顯較快。
從2005年1-10月份情況來看,家用電器制造業全行業累計總資產同比增長16.72%,資產擴張速度穩定。子行業中,資產規模增長速度較快的是廚房電器、美容、保健電器和空調制造業,1-10月總資產增長速度分別為32.14%、19.38%和19.37%,增速相對較高。而制冷電器制造業和清潔衛生電器制造業的資產增長速度則分別僅為4.32%和8.36%。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生活便利和保健等方面的追求,廚房電器和美容、保健電器逐漸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家電行業的投資結構呈現明顯向小家電和美容保健電器傾斜的態勢。
家電業競爭激烈,利潤下滑的現狀已經開始影響到行業投資的積極性,家用電子行業的資產結構變化表現為傳統的電視等影視設備行業的資產擴張速度相對較低的趨勢。2005年1-10月,家用影視設備制造業總資產同比增長僅為1.62%,而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業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1.9%。家用電子行業的投資結構也呈現明顯的向音響產品行業傾斜的態勢。
4、小家電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長水平
2005年以來,小家電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10月累計,家用洗碗機累計產量完成68萬臺,同比增長69.1%;電熱水器產量完成598.08萬臺,同比增長41.58%;電飯鍋產量完成3933.06萬臺,同比增長40.33%;另外,冷柜和吸排油煙機的產量也有較大增長。從產品產量增速的表現上,可以看出2005年小家電產品的產量增速明顯較快,傳統的家用電器產品如洗衣機、空調等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
2005年1-10月家用電器制造業主要產品產量
當月產量(臺) |
同比增長( %) |
累計產量(臺) |
同比增長( %) | |
家用洗衣機 |
3157147 |
23.94 |
22686719 |
15.35 |
吸塵器 |
4841470 |
39 |
35855441 |
15.66 |
家用電冰箱 |
2242899 |
2.44 |
27163233 |
3.61 |
冷柜 |
502657 |
19.49 |
5429113 |
17.05 |
家用電風扇 |
6852898 |
16.84 |
96621638 |
7.66 |
房間空調器 |
4096461 |
-0.93 |
63896339 |
12.72 |
吸排油煙機 |
669789 |
18.13 |
5267528 |
17.14 |
電熱水器 |
849155 |
59.12 |
5980836 |
41.58 |
微波爐 |
4793214 |
29.8 |
39480395 |
15.91 |
電飯鍋 |
3837800 |
4.05 |
39330552 |
40.33 |
家用電熱烘烤器具 |
10587871 |
-15.33 |
84013509 |
-8.97 |
家用洗碗機 |
83140 |
47.21 |
680032 |
69.05 |
主要家用電子產品產量方面,1-10月份累計彩電產量完成6834.58萬臺,同比增長11.38%,與上年同期相比彩電的產量增速有一定調整。而平板電視需求的刺激下產量迅速擴張,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數據顯示,2005年前10月,我國平板電視生產量達到457萬臺,其中液晶電視為330萬臺,比上年增長432%;等離子電視為61萬臺,比上年增長309%;背投電視為66萬臺,比上年下降22%。由于需求減緩,黑白電視機和錄相機的產量出現大的調整,1-10月累計產量同比分別下降12.34%和41.7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速度明顯加快。錄放音機的產量繼續保持快速的增長勢頭,累計產量同比增長14.66%。由于市場需求潛力沒有出現有效放大,近兩年組合音響的生產規模有較大調整,產量在去年1-10月份下降6.42%的基礎上,今年同期再次下降4.77%,產量規模調整比較明顯。
2005年1-10月家用電子產品制造業主要產品產量
當月產量(臺) |
同比增長( %) |
累計產量(臺) |
同比增長( %) | |
彩色電視機 |
9716953 |
19.01 |
68345796 |
11.38 |
黑白電視機 |
794494 |
19.4 |
6967888 |
-12.34 |
錄相機 |
1286988 |
-33.11 |
10329692 |
-41.78 |
激光視盤機 |
11220774 |
11.84 |
83955374 |
4.92 |
收音機 |
4830161 |
-0.14 |
42784166 |
3.51 |
錄放音機 |
8604835 |
14.23 |
68723013 |
14.66 |
復讀機 |
272101 |
-23.55 |
1792260 |
0.89 |
組合音響 |
6688736 |
19.56 |
43582729 |
-4.77 |
5、家電產品出口在平穩增長中回落
2005年以來,家電行業繼續保持出口較快的增長勢頭,但由于受到國外繁多的貿易壁壘和反傾銷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家電產品的出口較去年同期明顯回落。1-10月份家用電器行業累計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4.31%,增長速度仍然較快,但較去年同期有較大下滑。其中,清潔衛生電器制造業出口增長速度最明顯,累計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8.18%;美容、保健電器具制造業和空調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增長速度也在30%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速下降較快的是家用制冷電器具制造業和家用通風電器具制造業,增速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58.1和41.47個百分點。
2005年1-10月家用電子、電器制造業出口交貨值
出口交貨值(千元) |
同比增長( %) |
增減變化 | |
家用電器行業 |
1219.77 |
24.31 |
-21.83 |
家用制冷電器具制造 |
149.18 |
26.4 |
-58.1 |
家用空氣調節器制造 |
492.14 |
30.33 |
-26.5 |
家用通風電器具制造 |
75.30 |
15.28 |
-41.47 |
家用廚房電器具制造 |
238.52 |
10.62 |
-25.14 |
家用清潔衛生電器具制造 |
107.34 |
38.18 |
1.7 |
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制造 |
44.60 |
32.37 |
1.3 |
家用影視設備制造 |
838.69 |
10.23 |
-13.69 |
家用音響設備制造 |
451.45 |
15.88 |
-27.89 |
消費電子行業出口方面,家用影視設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0.23%,增速相對較低;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5.88%,增速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2005年1-10月主要家電產品出口情況
累計出口量(萬臺) |
同比增長 % |
出口金額(萬美元) |
同比增長 % | |
揚聲器 |
160618 |
5.7 |
168.76 |
18.2 |
激光唱機 |
4893 |
-23.3 |
56.32 |
-35.1 |
錄、放像機 |
14377 |
-2.2 |
602.20 |
1.6 |
錄音機及收錄 (放)音組合機 |
15952 |
-5.5 |
303.25 |
29.2 |
收音機 |
22920 |
-9.9 |
41.00 |
41.4 |
電視機 |
6760 |
41.5 |
659.34 |
58.5 |
彩色電視機 |
5694 |
53.7 |
646.63 |
61.1 |
黑白電視機 |
1066 |
-0.6 |
12.71 |
-12.4 |
電扇 |
43422 |
14.3 |
191.01 |
23.5 |
主要家用電子電器產品出口量方面,1-10月彩色電視機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53.7%和61.1%,繼續保持去年以來的快速增長勢頭。與國內市場出現銷量下滑現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冰箱業出口一直在快步增長。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2005年1-10月冰箱的出口達到1171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近70萬臺的增長。在出口量上增長的同時,銷售額也大幅度提升。1-10月出口額度是9.3億美元,遠遠高出2004年1-10月份7億美元的出口額度。我國冰箱業日漸形成的原材料、零部件規模產業鏈優勢是出口銷量和額度大幅度提升的直接原因。此外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增長、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冰箱產品制造研發技術的日益國際化也都在為冰箱出口起著助推作用。預計今年將可能出現外銷比例高達55以上%的情形。
6、高端市場成為盈利亮點
國內的激烈競爭,已經使家電、通信、IT行業演變成微利行業,中低端產品的成本無法下降,價格又持續下跌,定位中低端市場的許多企業都出現了無可避免的虧損現象。相對的,高端市場有著高額利潤空間,可保證企業的盈利以及研發等再生產投入。其中,利潤增長最明顯的LG公司2005年實現了全球前三季度家電利潤率增長9.1%的佳績。正是因為目前LG電子家電總體銷量中高端產品已占30%-40%,LG電子的家電利潤率才能首創世界第一。
從彩電業的情況來看,萬元的國產平板電視已經占到整個平板電視總銷量的四成,占據市場主力。全球市場對于大尺寸平板電視需求也呈現擴張態勢,2005年二季度等離子出貨量高達到113萬臺,相較于一季度增長幅度達25%,甚至比去年同季度增加了近90%,出貨量超越了背投電視。彩電平板化導致產業重心上移,制造環節在增值鏈的比重將大幅下降。我國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爭取在平板彩電核心技術領域有部分突破。同時,為本土彩電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創造條件。
從洗衣機的市場需求來看,GfK的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滾筒洗衣機市場的平均價格達到了3327元,而其他主要城市的滾筒洗衣機的平均價格只有3094元,和四城市的價格差距超過7%。原因主要在于滾筒洗衣機高端機型銷售的比重在四大城市相對更高,其中帶烘干功能的滾筒洗衣機占滾筒洗衣機銷量的比重在四大城市達到了15%,而在其他城市只有8%;最高轉速在1000轉以上的銷量比重在四大城市超過17%,而在其他城市只有不到12%。這說明滾筒洗衣機產品也在向高端化發展。
影響2005年家電業效益增長的因素分析
1、基礎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增加了家電行業的成本壓力
2004年以來,投資的快速增長帶動了能源和基礎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上升,使得全國能源、鋼鐵、銅、鋁、化工等行業產品的價格出現持續的上升勢頭,同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不斷攀升進一步增進了能源成本和化工產品價格上漲勢頭。10月份,受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漲4%,其中冶金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9%,電力行業價格上漲4.9%,煤炭行業價格上漲14.6%,石油行業價格上漲25.9%,這些基礎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都將轉嫁到下游產品生產上。能源緊張也加劇了交通運輸行業的壓力,并加劇了交通運輸費用的增長,使得家電行業的能源原材料購進成本出現較大上漲,影響了行業經濟效益的增速提高。家電行業頻頻爆發的價格戰導致能源原材料成本的上漲難以通過產品價格的提升來轉嫁給消費者,行業狹窄的利潤空間在高成本和低價格的雙重擠壓下不斷惡化,尤其是定位中低端市場的許多企業都出現了無可避免的虧損現象。
2、住房、教育、醫療的支出擠占了居民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
當前,城市市場家用電器的擁有量已基本飽和,處于經濟轉軌時期,人們的收入預期不確定而支出預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由于耐用消費品市場的增長對經濟周期十分敏感,我國社會當前因經濟結構調整而處于消費低迷時期對耐用消費品市場的影響更大。此外,由于我國正處于消費結構的轉型期,當前明顯成為重要消費流向的領域有:住房、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等方面的消費,這些都已經開始超過購買耐用消費品的消費。而當前預期收入減少因素的影響以及住房分配制度、醫療制度與各項福利制度的改革也導致居民儲蓄傾向增強,已成為社會資金分流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用電器的更新消費需求。
3、人民幣升值對家電產品出口形成沖擊
近幾年來,由于國內家電市場容量與家電行業產能之間的反差日趨增大,家電出口已經成為維持家電產業鏈持續平穩運行的一個重要支撐,國內家電產品出口的價格也直接給國際家電市場價格帶來了很大影響。但是今年7月份人民幣的升值對缺乏品牌溢價等支撐而主要依靠價格優勢的家電產品出口形成較大的沖擊。
家電產品的出口有兩種方式: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家電產品和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家電產品。對于后者而言,由于品牌的擁有者具有在國際市場上對其產品的價格進行調整的相對掌控能力,所以此次人民幣升值對這些出口家電產品的沖擊影響并不會很大,而且壓力的承受方也主要是在境外的總部。因此,相比較而言,人民幣升值對自有品牌出口產品具有較大影響:一是以人民幣結算的出口價格降低而對主營業務收入的影響;二是由尚未結算的應收外匯賬款與應付外匯賬款的減值所造成的匯兌損益;三是在簽訂出口訂單時采取閉口合同形式的家電企業短期內的出口盈利情況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
從人民幣升值對具體家電產品的影響程度來分析,空調、彩電、手機、電光源等產品相對要大一些。面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家電出口企業必須積極應對,加快出口產品升級換代、結構優化的步伐,從技術創新、質量改善、管理提升、品牌建設等多方面提升我國家電產品的競爭力。
4、房地產業降溫影響家電產品的更新需求
房地產市場和家電產品需求密切相關,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將直接促進對家電產品的更新需求,同時也將帶動對家電產品的增購的需求。住房空間的增大將對家用空調、高端彩電等產生更多的多臺需求,同時增加對新興廚房家電的需求。但是,近年來支撐家電業發展的房地產業,2005年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有所降溫。今年國家對房地產業的調控重點由控制房地產投資過快增長轉變為抑制房地產投機需求,通過稅收政策和住房貸款利率的調整,投機性需求逐步得到抑制,房屋需求增速有所下降。據人民銀行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增加1869億元,同比少增1152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減緩是其在多年高速增長以及實施房地產調控措施后的正常調整,也表明居民購房需求的減少,這直接影響到家電市場的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董月鮮: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