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PDP相關廠商紛紛表示將調低2006年第四季度甚至到2007年3月的出貨量預測值,并提
前“殺進”50英寸以上平板電視領域,搶奪背投電視既有的市場份額。
液晶面板量產拉低價格
液晶電視在大尺寸方面對等離子電視的威脅已十分明顯。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37英寸以上的LCD面板出貨已經超過PDP面板,這主要是大尺寸TFTLCD的產能遠高于PDP,致使平板市場主流尺寸40、42的英寸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價格相近,致使等離子大大降低競爭力。
在經過幾次大幅度價格調整后,40英寸與42英寸的液晶電視價格已經占據平板電視市場的絕對優(yōu)勢。賽諾市場研究公司數據顯示,等離子電視市場2006年1~8月份零售量為38.8萬臺,同比增長26.2%。相比之下,40英寸及以上液晶市場規(guī)模增長強勁,大屏幕液晶電視市場2006年1~8月份零售量為42.3萬臺,同比增長卻超過100%。
此外,液晶電視陣營廠商遠遠超過等離子,產品選擇性較為多樣,市場布點也多,宣傳方面也是“一邊倒”,因此消費者相對比較容易了解、接受,這也是液晶電視在國內市場更受青睞的主要原因之一。
等離子預期出貨量被調低8%
在上述形勢下,上月底,松下電器、日立及先鋒分別將2006會計年度(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底)等離子電視的預期出貨量調低8%,先鋒更決定以自有品牌為重,降低OEM生產比重。另外,位居前3大PDP面板供應廠之一的三星SDI也表示,盡管第三季度全球PDP面板季增長率為16%,但受到LCD價格競爭影響,第四季度僅能增長7%以下。
若與DigiTimesResearch估計37英寸以上TFTLCD面板第四季度增長率22%以上相比,等離子電視陣營已面臨到主要出貨尺寸市場區(qū)隔(42英寸)被液晶電視打穿的危機。
PDP被迫提前推進大尺寸
LCD的大舉逼宮只能迫使PDP把目光投向更高處。受制于成本、技術,LCD目前還無法在47寸以上領域實現量產,而這無疑是“越大越有競爭力”的等離子的機會所在。事實上,大屏幕是等離子的技術優(yōu)勢,50寸以上的大屏幕正是等離子電視決戰(zhàn)液晶電視的殺手锏。
據悉,等離子廠商已策動猛烈的“價格反攻”,“決戰(zhàn)“大液晶,并搶占背投電視市場份額。據賽諾市場數據顯示,與2006年1月相比,8月份國外品牌50英寸等離子均價降幅29%,均價31000元。國產品牌50英寸等離子均價降幅也達到了28%,均價為20000元。可以預見,當50英寸等離子面板的性價比進一步突破時,等離子電視將得到新的增長動力,市場快速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