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左右為難 舉步維艱
等離子產品價格在06年繼續保持走低的趨勢,但和液晶今年的價格走勢相比,降價幅度實在有限。特別是在40英寸級別,由于三星的第二條七代液晶面板線投產,夏普的八代線投產,大尺寸面板產量的增加,使得液晶今年的價格走低特別快,40英寸級的液晶電視和年初相比,降幅接近30%。以40英寸液晶電視為例,06年第一季度的均價為14300元,而第三季度這一均價已經達到了10359元,今年3個季度的整體降幅為27.6%,如果再算上第四季度,40英寸液晶降幅肯定將超過30%。
雖然等離子電視在大尺寸上還具有一定優勢,但是價格始終敵不過液晶電視
與此同時,等離子屏的處境就比較困難了,沒有新的生產線投產,各大等離子屏供應廠都從第三季度開始調低產量,全球三大等離子屏生產廠家之一的三星也表示,盡管第三季度全球等離子面板季增長率為16%,而且盡管這一水平遠低于同期的液晶面板增長率,受到液晶價格競爭影響,第四季度僅能增長7%以下。今年第三季度,37英寸以上的液晶面板出貨已經超過等離子屏,致使主流的尺寸40、42英寸液晶電視比等離子電視價格相近甚至更低,等離子 競爭力大大降低。松下、日立及先鋒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調低等離子電視的預期出貨量,以自有品牌為重,降低OEM生產比重,而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到明年的第一季度。
統計數據顯示,液晶電視在經過幾次大幅度價格調整后,在40英寸級平板市場已經占據了上風,06年前三季度國內平板電視內銷出貨共計336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內銷出貨280萬臺,同比增長209%;等離子電視內銷出貨56.5萬臺,僅比同比增長28%。在40英寸與42英寸領域,等離子電視零售量為38.8萬臺,同比增長26.2%;相比之下,液晶電視零售量為42.3萬臺,同比增長卻超過100%。40英寸以上平板電視市場,等離子的銷量份額已被液晶電視壓至27%,而在50英寸以上平板市場,國外品牌等離子均價降幅29%,均價31000元;國產品牌均價降幅也達到了28%,均價為20000元,不過46、47英寸液晶電視的持續下降,這一優勢到國慶黃金周的時候也幾乎喪失。
從10月份到年底,等離子電視調價顯得相對頻繁,外資品牌50英寸等離子電視已經下降到2萬5左右的價格區間,42英寸非852×420分辨率的產品價格在12000-16000之間,在促銷旺季,42英寸產品能夠報出萬元以下的價格,但是等離子電視的主機和掛架(機座)是分開購買的,大部分情況下,選擇掛架或者機座需要額外支付600-1500元不等,這造成了等離子電視心理價位的增加,對銷售不利。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852×480分辨率的42英寸等離子價格已經到了清倉掃地的局面,而具有高清或者標清分辨率的等離子電視價格相對同尺寸液晶電視來說,沒有太大優勢,50英寸以上等離子電視雖然同目前液晶電視相比有一定尺寸優勢,但是性價比又不突出,消費者寧愿花15000購買47英寸的液晶電視,而不是25000去購買50英寸的等離子電視,因此明年等離子要挽回一些目前的頹勢,50英寸的產品價格拉低到2萬元附近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