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標準化協會IPTV特別工作小組日前舉行的一次媒體通氣會上,一位專家表示,制定中國IPTV標準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相當長的過程,傳聞的6個月拿出成型標準,實在不太現實。在談到IPTV標準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的原因時,這位現任職于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所IP與多媒體研究部的專家認為主要是因為IPTV目前還不成熟。
IPTV概念的興起,是從2005年初開始的。這年3月,因小靈通一炮打紅的UT斯達康,在CCBN2005上拉起了IPTV大旗;5月,上海文廣集團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一張IPTV執照;7月,陳天橋的盛大盒子,在青島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亮相;9月,中國電信開始和上海文廣合作,介入IPTV業務;12月,泉州廣播電視局叫停上海文廣集團在當地推廣的IPTV。盡管IPTV如此熱鬧,但是卻改變不了自身成熟的產業的現狀,借用一句玩笑的話來說:“IPTV那是相當不成熟。”具體表現在以下八點內容中:
不成熟表現1:IPTV至今沒一個明確的標準
一般的認為,IPTV就是網絡電視,也叫寬帶電視,其本質特點是網絡性和交互性,并可提供多媒體服務。但是,網絡既可是有線的,還可是無線的,如果通過手機網絡,同樣可以傳送多媒體電視節目,比如未來的3G,也是IPTV。所以至今關于IPTV的業務范圍、形式、功能沒有明確的定義。
不成熟表現2:還僅限于概念層面的炒做
對于電信和廣電,IPTV只是行業利益的沖突,他們對IPTV主導權的關注更大于對IPTV業務本身的關注,廣電缺乏拓展IPTV的網絡基礎,電信缺乏內容支持,甚至連起步都算不上。UT斯達康、陳天橋、熱中于同盛大合作的長虹,對IPTV機頂盒前景熱情不大,他們更關注IPTV概念的炒做,能在資本、金融、股票市場為他們帶來多大的利好消息。一個IPTV,各自解釋,各取所需。
不成熟表現3:畫質的低劣,難登大雅之堂
也表現IPTV節目本身畫質的低劣,甚至難登大雅之堂。IPTV是建立在低碼率的網絡和高壓縮低畫質編碼方式基礎上的,目前的網絡,即使是ADSL寬帶,由于服務器容量、出口、網絡帶寬等各方面限制,傳輸速率仍然很低,即使是碼率很低的節目,仍不能實時流暢地在線播放。而且節目的窗口只能在電腦上開的很小,清晰度讓人擔憂。
不成熟表現4:國內網絡普及程度仍不高
網絡費用仍偏高上。傳統的有線電視,即使提供四五十個頻道,每月的收視費都在10元左右,即使是數字電視,也沒有超過30元的。而寬帶網,即使是512K的,包月也很少有低于100元的,對于普通用戶,這是一個很昂貴的負擔。而且這么高的價格,效果無法同普通有線比,操作起來肯定不如有線方便,有線只要打開電視,按動遙控器就可以自如的收看電視節目,而IPTV要進行一系列和電腦有關的操作,甚至還要等待網絡的反饋時間。
不成熟表現5:用機頂盒代替PC?
IPTV,在特殊的情況下用電腦收看確實很有必要,單獨使用機頂盒則不符合收視習慣,只是一相情愿。實際上,機頂盒就是一臺電腦,如果有電腦者,只要安裝相應的MPEG2、MPEG4、MEDIA PLAYER等簡單的圖象解碼或播放軟件就可以,根本無須什么機頂盒。如果沒有電腦,很難想象會有哪個沒有電腦的家庭會裝寬帶,而沒有網絡,IPTV機頂盒也沒有用武之地。機頂盒當然要和電視機連接,以目前的IPTV節目的碼率和清晰度,在電腦屏幕上看還勉強收看,如果和大屏幕平板電視或者普通的29英寸電視,根本就是慘不忍睹。
不成熟表現6:機頂盒技術相對落后
作為可提供游戲的神秘盒子,和同樣能提供游戲、在線游戲、下載等功能的XBOX360等新一代多媒體游戲機相比,無論是功能、性能、價格、高清、節目軟件支持上,都相去甚遠,不具備競爭力。
不成熟表現7:國內網絡技術的不成熟
IPTV的不成熟,也表現在網絡技術的不成熟,有些太超前。目前在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IPTV確實已經開始蓬勃興起,但是我們不應該忽視IPTV背后發達的網絡基礎。比如在加拿大,最大網絡電視節目提供商TELUS在提供IPTV服務前,要先將用戶的電話線升級,而且將來還要升級到最新的ADSL2+系統,這些條件都是目前我們所不具備的。而其價格同有線相比,仍很有競爭力。
不成熟表現8:節目源受限
IPTV發展腳步受限,另一個瓶頸是節目本身,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電視節目只能由廣電部門統一管理和提供,這個問題沒有什么可討論的,廣電部門態度堅決地爭奪主導權也是可以理解的,而網絡電視,不可能也沒必要成為收看電視的主渠道,只能在一定情況下起到補充的作用。就目前的一般電視節目而言,只要電視臺透過其網站提供在線收看業務,就可以用電腦觀看,機頂盒也是多余的。而真正需要的,是移動接收這部分,而目前的移動電視,主要是數字電視業務,仍然屬于傳統電視范疇,由廣電部門控制。真正屬于IPTV范疇的移動接收,就是以3G為核心的手機電視,距離實用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