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和數字電視的競爭是錯位的,錯位的結果是IPTV和數字電視雙輸。”中科院聲學所所長侯自強語出驚人。一石擊起千層浪,關于如何發展IPTV的話題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蓄勢待發
與遲遲未出臺的IPTV行業標準不同,在一些機制相對靈活的地方,電信運營商與廣電部門形成了相對和諧的共處局面。
先是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各省的IPTV招標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同時也加緊與惟一牌照獲得者上海文廣縱深合作,整個行業熱鬧無比。而中國電信近日宣布開始在國內26個省份對現有寬帶進行網絡升級,在華南地區的18個省份及華北地區的8個省份部署ADSL網升級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廣東、上海、四川、浙江、福建、黑龍江及內蒙古等省份。經此次升級后,可提供20Mbps至24Mbps的下行速率,適應IPTV的進一步發展需要。
此外,IPTV產業鏈的設備提供商環節已初步形成,目前國內的IPTV主力廠商有UT、華為、中興、阿爾卡特、西門子等。而就用戶而言,IPTV的“互動觀看”和“按需觀看”的特征也逐漸得到認可。
據電信專家陳金橋透露:“信產部與廣電的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就IPTV相關的標準、發展等各項問題行接觸,2006年IPTV在政策上的禁錮有望打破。”可見IPTV的發展已經是蓄勢待發。
優勢凸顯
專家告訴記者,IPTV實際上不同于網絡電視,IPTV能互動的傳送更多的影視娛樂節目、游戲,以及語音通話,它的終端既可以是電視也可以是PC,而IPTV最獨特的優勢是互動。事實也證明,IPTV的這一先天優勢也吸引了廣電系的眾多公司,雙方在合法范圍內的互利合作已經蓬勃展開。
從長遠考慮,IPTV代表著一種先進的生產力,發展IPTV與我國“十一五”規劃中的推進“三網合一”也是不謀而合。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IPTV會更貼近老百姓。
業內專家認為,IPTV是在數字網絡上進行的,若能很好地部署IPTV,將更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娛樂內容會更加豐富,其價格與數字電視相比也會相對便宜,更易于讓老百姓所接受。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這是中國人的智慧,IPTV的發展要自覺運用這一智慧,積極主動地與競爭對手共建、共享網絡基礎設備,在共同的業務領域實現相輔相成,從而建立起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相互依存,共同發展。
新興的IPTV產業是一個由內容提供商、服務提供商、平臺運營商、網絡運營商、終端用戶以及網絡設備、IPTV系統提供商等共同組成的產業鏈。IPTV這樣一項全新的業務,既需要有成熟的高質量的內容,也需要穩定的網絡,同時還需要建立運營模式和服務體系,而這一切都不是一個部門,一個行業可以完成的,分工合作、各展所長才是基本的道理。
只有電信和廣電兩大行業協作,突破行業壁壘,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模式,創造一種雙贏模式,IPTV才能取得成功,讓中國老百姓享受到互動娛樂的樂趣。
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曾多次指出,廣電發展數字電視與電信行業發展IPTV,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的,有競爭,才會相互促進。而事實上,對于廣電來說,和電信運營商合作,將使傳統單向的電視告別被動的節目收看方式,讓用戶享受到互聯網資訊、游戲還有電視節目在內的更為豐富多彩的互動娛樂生活。從國際上看電信和廣電的融合是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