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液晶電視即將取代等離子”的一片呼聲之下,長虹方面透出消息,長虹集團將聯手彩虹集團大舉投資建設首條國內獨資等離子屏生產線。三星、日立、松下這些等離子屏制造商也紛紛宣布加大該業(yè)務的投入。
這些行業(yè)巨頭對等離子的青睞,有力地抵制了“等離子是過渡性產品”的說法。
按照長虹的計劃,與彩虹合作的等離子屏生產線首期投資至少在3億美元以上,項目2006年上半年將正式動工,首期產能設計為年產70萬片,二期產能將擴充到160萬片,首期計劃新增銷售收入28億元,新增年利潤為7.5億元,這將是長虹目前利潤的3倍。雙方將與成都的高等院校進行技術合作,不過,等離子屏生產線的廠址至今仍未確定。
無獨有偶,三星、日立、松下等等離子屏制造商紛紛宣布加大該業(yè)務的投入。本月初,三星電子宣布投資7300億韓元(約7.5億美元)在蔚山興建第四條等離子屏生產線。日立則宣布向等離子屏制造業(yè)務注資7.5億美元,2006年要對現有的生產線進行升級,使產能翻番達到每年360萬片。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電視廠商松下也宣布將投資16億美元建設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電視工廠,2007年7月投產后將每月出廠92萬片等離子屏。
至于長虹何以投資興建等離子屏生產線,四川長虹副總經理郭德軒指出,一是出于公司戰(zhàn)略的考慮,二是對等離子市場的預測。他指出,目前中國社會輿論有偏差,等離子電視并非外界所說的“過渡性產品”,而是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各有優(yōu)劣,有不同的市場定位。”
而國內輿論何以把天平偏向液晶電視?LG電子顯示產品事業(yè)部海外營銷總裁金營贊告訴記者,目前更多的企業(yè)只能掌握液晶的生產技術,中國的臺灣甚至寧波都擁有液晶顯示屏的生產,而等離子技術則主要掌握在LG、松下、日立等幾個外資品牌手里,所以輿論被引導向有利于液晶的一面。此外,液晶使用的歷史時期較長,而且屏幕小出貨量大,造成了液晶電視“更有生命力”的錯覺。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會秘書長白為民也認為,有的企業(yè)宣布致力于做液晶,同時指出等離子電視有很多缺點,這些說法是片面的,因為等離子有等離子的優(yōu)點,液晶有液晶的優(yōu)點。
相關鏈接
等離子PK液晶
[屏幕尺寸]等離子能大不能小
由于受工藝的限制,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成本會急劇上升,尺寸越大工藝要求越高而且成功率越小。而等離子,最小的尺寸就是42英寸,理論上等離子可以做到無限大,一切只是需求的問題。
[分辨率 ]等離子稍遜液晶
對于液晶電視而言,26英寸的分辨率即可達到1366×768,而42英寸的等離子最高的也只有1024×1024。如果等離子要做到1366×768,需要50英寸以上的尺寸,不過尺寸越大,等離子的分辨率也就越高。而目前最先進的液晶電視可以達到1920×1080的分辨率。從分辨率和清晰度的角度看,等離子要稍遜液晶。
[對比度] 等離子勝出
電視圖像清不清晰,還跟對比度有關,目前等離子電視的最高對比度可以達到10000∶1,而液晶彩電最高也只能達到800∶1。在對比度方面,等離子要超過液晶。
[色彩數] 等離子色彩數更高
由于等離子是自發(fā)光,而液晶是透光式,像素自發(fā)光的色彩飽和度當然更好,所表現的色彩種類也要更豐富。液晶電視大多數都是1667萬種顏色,少數可以達到10.7億色,但是等離子1667萬色和10.7億色已經比較少見,86億色也不出奇。
[耗電量] 液晶能耗更小
液晶耗電均勻,等離子則根據屏幕圖像的亮度不同耗電也不同。夏普曾將37英寸液晶電視與37英寸等離子電視進行比較,結果是液晶電視的耗電量不到200W,而等離子電視則為300W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