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推廣來說,液晶電視亮點頻現,市場推廣眼花繚亂,從各方面吸引消費者眼球。從客廳革命到價格風暴,從輿論造勢到廣告宣傳,液晶電視的聲音鋪天蓋地,價格戰、技術比拼、“第一之爭”此起此伏,液晶電視不深入人心都不行。某種程度上,甚至宣傳夸大和歪曲了等離子的缺點。從另一個層面上,則反映了等離子陣營在戰略上的保守和市場推廣力度的不足,在核心技術上產品的研發制造上,全部在本國完成,戰略保守也導致了其市場份額下滑。
從產品線方面來看,液晶電視的產品線更為豐富,選擇余地更大,從26英寸到56英寸,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等離子電視的尺寸基本上以42英寸以上為主,42英寸以下為液晶電視的主陣營。隨著第六代、第七代等大屏幕液晶電視生產線的量產,大屏幕液晶電視的質量迅速提高,價格卻節節下降,42英寸已非液晶與等離子的天然界線。
從中國老百姓家庭現狀來看,大多數的家庭居住面積有限,等離子在占領家庭消費市場還缺乏明顯的競爭優勢。購買平板電視的群體客廳面積普遍有20~30平方米以上,臥室面積普遍在20平方米左右,客廳的主流穩定在37英寸和40英寸,而目前40英寸以下的主流產品仍然被液晶陣營占據。
價格方面,等離子的價格優勢日益受到挑戰。隨著由液晶屏價格下降,液晶電視不斷掀起價格風暴,“每個月、每天都在降”,直逼等離子價位。進入7月份,國內多個品牌的40英寸液晶電視跌破一萬,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價格首次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這讓等離子陣營廠商感到極大壓力。
等離子是否已經“窮途末路”?平板電視需求將進一步激增,顯然,等離子的商業機會很多,未來在中國電視陣營當中依然會扮演重要的市場角色,大尺寸彩電的需求強勁以及商業市場的有利可圖,都將給等離子帶來機遇。等離子陣營能否一改頹勢,鞏固地位,需要市場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