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06年平板電視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是市場表現出的巨大熱情,平板電視在全球范圍內的產量以及銷量已經能夠與傳統CRT電視比肩,并有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其超越。而另一方面,則是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格局的發展更加兩極化,液晶電視無論在技術還是市場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成為世界各地平板電視消費者進行購買和升級的首選產品,而且新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也將在隨后幾年不斷上線和擴展產能,因此前景也非常值得期待。而等離子電視產品則在市場方面表現不盡如人意,盡管在2006年初以松下電器為首的各大薄型面板廠商都推出了基于大規模投資的增產計劃。但效果并不明顯。
遲鈍不前--目前等離子電視產業陷入市場發展困境
在近日剛剛結束的“2007國際消費者電子產品展”上,夏普展示了目前全球尺寸最大的108英寸液晶電視樣機,帶給業內很大的振動,其表示了基于畫面尺寸的面板技術領地劃分已經不再成立。等離子電視稱雄大尺寸領域,而液晶電視占據小尺寸領域的電視產品市場分類已經不復存在,其實這種情況早已反映在2006年平板電視市場上,等離子電視一直高枕無憂的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領域,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產品的供貨量也出現了“位置互換”。
而現在業內的人士很熱衷討論的話題就包括現在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等離子電視危機論”。對于等離子電視產品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業內認識普遍認為不僅是因為液晶電視大尺寸化和低成本的進展。更多的原因在于等離子電視陣營自身的生產能力沒有大幅提高,而且工廠的工藝技術和面板裁切數量等也沒有得到提高,從而導致成本難以進一步降低?傮w而言,是技術上的固步自封造成的。不過,等離子電視產品及技術的核心廠商松下已經開始了其“復興”等離子電視產品的計劃,不僅展示了新的產品,而且將會建成非常龐大及先進的生產工廠,使等離子產品在技術以及成本上都有所發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