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CRT電視價格回調,是此前CRT顯像管企業集體“關轉停”之后形成的暫時性供求不足所致。無論CRT顯像管如何折騰,都逃脫不了走向沒落的命運,看起來更像“回光返照”。而平板電視主導未來彩電產業格局的趨勢,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因此,將盈利維系于CRT電視,凸顯出國產彩電企業相當尷尬的一面:明知平板電視代表了產業發展方向,卻不敢拋舍CRT電視微薄的利潤。
在被稱為“后時代液晶”的OLED電視開發上,國產彩電企業剛剛起步,而日韓企業已經開發出樣機,如果不出意外,2009年可以實現量產。如此一來,國產彩電企業和人家的差距可能由一代擴展到兩代。當平板電視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之時,以“彩電制造中心”自居的彩電企業,依然將產業重心寄托于行將沒落的CRT電視,在平板顯示技術上投入甚少,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難堪,這是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置于產業鏈最末端位置的表現。當CRT電視仍然扮演企業“利潤奶牛”角色的時候,國產彩電企業更應該為之反省。
也許有人說:在整個彩電行業盈利狀況堪憂的情況下,CRT電視能給中國彩電企業帶來些許盈利也不錯。但是,令人擔憂的恰恰就在這一點盈利上。一旦國產彩電企業對CRT電視這一點盈利形成倚重,必將減少在平板電視及“后平板電視”開發上的投入,最終導致我們在平板電視上徹底失去話語權。而今日國產平板電視之困局,也正是缺乏技術創新與產業鏈架構的結果。只怕有一天CRT電視徹底失去市場的時候,想轉身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