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清PDP全面反擊站打響
2.全高清PDP全面反擊
等離子的確是一種非常優秀的顯示技術,這點不僅得到了很多發燒友的認可,也得到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肯定。一直以來,等離子電視優秀的對比度、豐富的層次感,出色的暗部細節都是眾多視頻發燒友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一提到分辨率這一指標,則成了所有等離子愛好者心中最大的傷痛。
等離子發光原理圖
等離子電視分辨率難以提升的問題來自于等離子顯示技術本身。等離子顯示技術的原理就是利用高電壓使得氣體等離子化,從而激發熒光粉發光實現成像。等離子屏幕上的每一個像素中都包含了R/G/B三個微型的氣室,氣室內充滿氣體,同時內壁上也涂滿了熒光粉。打個比方,每一個氣室就如同一個微型的燈泡,只要通上不同的電壓,就會發出亮度不同的光,而各個像素中的3種原色光經過混色,就可以顯示出各種顏色和亮度的彩色畫面。
等離子的氣室結構特寫
正是因為等離子的這種結構,導致了在提高分辨率道路上的曲折。要提高分辨率,就勢必縮小每個氣室的面積,而為了保證每個氣室有足夠的支撐強度,面積也不能做到無限制縮小。氣室面積變小也就意味著面板的開口率會下降,也就是說,在同等功率下,畫面的亮度將會明顯下降。因此隨著面板尺寸的降低,實現全高清的難度就越大。
松下07年在日本推出的第一代全高清等離子
好在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2007年春,全球等離子行業的領軍廠商——松下電器終于在日本發布了基于全高清規格的多款等離子電視,而到了07年10月份的時候,國內的消費者已經可以買到從42寸到65寸共4款不同規格的全高清等離子電視,著實讓沉寂多年的等離子市場,在2007年又出現了難得一見的供銷兩旺局面,同時也帶動了高清等離子銷量的復蘇。
國內上市的松下50寸全高清等離子畫質相當不錯,但42寸的畫質明顯遜色
松下的全高清等離子技術,主要通過使用新型的熒光粉和氣室支撐材料。既保證了像素變小后的強度問題,也提高了面板的開口率,讓全高清等離子的發光效率達到同等液晶的水平。
除了松下的全高清等離子,在國內等離子電視市場上另一個巨頭——日立也實現了全高清的突破。不過和松下相比,日立的全高清等離子還集中在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50寸以上領域,在銷量最大,同時也是難度較高的42寸領域,并沒有實現全高清的突破。
日立的全高清等離子機型起步尺寸是50寸
而收購了韓國ORION公司的長虹,雖然掌握了眾多等離子領域的核心技術,但是由于工廠要到明年中旬才能實現投產,因此在等離子方面還處于相對緩慢的發展階段,雖然也上市了一些全高清規格的等離子電視,但是主要還是通過直接購買高清等離子屏幕來實現,因此我們在這里也預祝長虹能夠早日生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高清等離子電視。
編輯點評:毫無疑問,全高清等離子的出現是07年平板領域內最讓人激動的技術之一。在保持了接近2年的時間的落后后,等離子又一次和液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不過,等離子的全高清化雖然已經成功實現,但是從其實際的表現來看,主流尺寸的42寸全高清等離子性能并不能令人滿意,最大的問題仍然是較低的開口率造成的亮度偏低。而這點在50寸以上的產品上并不是特別明顯。在終端的銷量上,這一現象也得到了體現,50寸全高清機型的銷量要遠高于42寸全高清機型,看來等離子的優勢還是集中在大尺寸領域。面對來勢洶洶的液晶陣營,2008年等離子將駛向何方,我們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