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哪個更實用——色彩表現
關于液晶和等離子的色彩表現先來說說理論的結果:液晶發光主要采取冷陰極熒光管發光,而等離子電視則采用等離子體(一種帶電荷的粒子)激發熒光粉發光。單純從發光提上來講等離子更容易實現更廣的色域(色彩范圍)。但是液晶電視如果采用新型的光源例如索尼和三星已經采用的“廣色域背光”(發光管加入了磷元素)或者是國外高端產品的LED背光則在色域表現上液晶完全能超過等離子。而實際的市場產品是高端的液晶電視色域并不低于等離子產品,甚至能超出,而低端產品等離子的色域表現稍好一些,中端產品二者相當。
明基VL3735色彩表現
電視及最終的色彩效果除了與代表色彩范圍寬廣度的色域有關之外還與電視既能還原的色彩數有關。這一指標通常用灰度等級灰階(亮度的等級)來表示。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產品(液晶也好、等離子也罷)往往能宣稱出上百萬甚至上百億的色彩數,這些數字通常都是商家的文字游戲:不是真正屏幕所能顯示的效果,只是芯片處理亮度的采樣率(芯片能處理的數目——總之能看不到就是了)。液晶電視的色彩數取決于屏幕的驅動IC的位數(bits)——目前主要采用8位驅動IC,能劃分出28=256級灰階,紅、綠、藍三原色各能劃分出256級灰階,256×256×256=16.77M色,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真彩顯示:這也是今天主流液晶產品的顯示效果。不過目前液晶的高端產品包括索尼、三星、夏普已經采用了稱為“半像素”的技術來提高灰階表現。等離子電視的色彩數能夠通過控制屏幕點的發光時間來控制,更容易實現更高的色彩數。
談色彩的時候不得不提一下液晶的心病:黑色的純度問題。因為液晶的背光組要一直亮著所以液晶電視不能實現百分之百的“黑色”。液晶電視的黑色往往表現出紫色(三星、索尼)、灰色、泛綠色(臺灣屏)等偏色。在這一點上等離子的屏幕自發光特性占據絕對優勢。
液晶和等離子的色溫表現也各有特點:等離子的高色溫(10000K左右)雖然有利于基色(紅綠藍)的還原,但是對于皮膚這樣的復合色卻更容易失真;而液晶的色溫則更接近于6500K的白天的陽光色溫,更有利于膚色等的還原。在色溫表現上液晶和等離子真的是平分秋色。
關于色彩表現真的是談了不少,最后是該有個結論了:色域和色溫二者只能算打成平手,而色彩數(灰階)方面等離子更勝一籌。但是在普通家庭適用的視頻信號下等離子的優勢實在難以發揮出來:哪怕買了更好的產品,未必看得見更好的效果。而對于現在顯示設備海量級的色彩數有油水的眼睛能分得清呢!技術指標如此的提高并不一定有實在意義。最后的答案是沒有必要為一個色彩數的理由選擇等離子或者是不選擇液晶:因為極有可能您看不到它(那么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