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市場都存在競爭,就像每個戰場都少不了廝殺一樣,也許有了競爭,這個行業才會充滿機遇,這個市場才會滿載動力。在平板電視這個年輕的產業里。有兩個競爭者,一個液晶、一個是等離子。當兩者以未來平板電視接班人的姿態跨進家電賣場的時候,對抗和競爭就已經開始。
一個是以技術標榜自我,一個是宣傳和人氣都如日中天。在這個以廣告打天下的年代,強勢廣告宣傳帶來受益遠遠要大于默默無聞的技術宣傳。等離子不如液晶吸引眼球、不如液晶技術開放、不如液晶分辨率高,在兩年不太長的市場征戰后,等離子敗下陣來。
液晶已經占據平板電視主流的位置,這也是任何一個去過家電賣場人都能感覺到的事實。雖然等離子被不情愿的放在了非主流的位置,但它仍然是液晶強勁、甚至唯一的競爭對手。從當初旗鼓相當,到現在的主流和非主流的對抗。液晶和等離子已經攢下了太多的是非恩怨,甚至是口水仗。兩個陣營的互相攻擊,讓迷惑的消費者變的更迷惑了。很多剛買、或沒買平板的朋友還在重復當年那個永恒不變的問題:“到底是等離子好,還是液晶好?”
到底哪個好,也許誰都說不清楚,廠商的過分夸大宣傳,已經讓人們無法看清他們的本來面目。也許我們今天只有借助數據來說話,也只能看看等離子和液晶到底有什么不同,用“好”與“不好”來定義兩者也許太籠統、太草率,又也許太嚴厲,有點一棒子打死的嫌疑。我們沒有這個這個“權力”進行判定,甚至說沒有能力做這個判決。
因此,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就是清楚的告訴消費者,什么產品有什么優點和缺點。等離子和液晶各自有什么有特點,消費者購買如果選擇這些產品前,就要全面甚至系統的認識這些優、缺點。今天,我們拋開等離子和液晶的優點不談(因為優點已經被宣傳太多了),只談缺點,看看液晶和等離子的缺點你了解多少?
等離子屏越大 耗電量越可怕
在這個大屏幕充斥的年代,誰都想買一款大尺寸的等離子電視,但是你知道嗎?等離子電視一旦達到50英寸,其耗電量是驚人的。 大家都知道等離子是主動發光原理,每個像素都是一個發光點。這曾經給等離子帶來了值得炫耀的資本,因為獨立發光可以受到電路控制開合,可有效的避免液晶被動發光所帶來的漏光現象。使其能夠得到理想純黑背景。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的,這種主動式發光,如果在低分辨率下情況下,其耗電量與液晶相差不多。一旦達到全高清分辨率、或者更大尺寸的等離子時,等離子的耗電量猛增。 曾經很多等離子廠商這樣講:“等離子目前標稱的功率是其最大功率,而實際工作中。很少會達到最大功率!盜T168評測工程師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兩臺同尺寸、同分辨率的液晶和等離子,分別放同一段視頻節目。測試的結果還是等離子電視的功耗要大于液晶電視。
從上面這個圖標可以看出等離子只有在暗畫面、低亮度的情況下,其耗電量是低于300W。其他條件下其功耗都超過400W,而在同條件下,52英寸液晶的功耗要比其低150W以上。目前50英寸的等離子平均功耗超過400W(在亮畫面,中等亮度的情況下),等于看兩個小時的電視,就要消耗近1000w電量。
對于一個環保和節能型的社會,這樣大的耗電量顯然是與國家所提倡的政策是背道而馳的。對于一般的家庭用戶,這樣大的耗電量不僅僅是電費的額外支出。還要忍受大功率所帶來的熱量負擔。
參考:液晶電視功耗部分
東芝42A3000C液晶:額定功率為294W
明基VL4232:額定功率為280W
清華同方42B56:額定功率為260W
海爾L42A8A-AK:額定功率為260W
海信TLM4288P:額定功率為250W
TCLL42M61R:額定功率為200W
夏普LCD-42B7:額定功率為241W
LG42LC2RR液晶電視:額定功率為250W
飛利浦42TA1800/93:額定功率為220W
參考:等離子電視功耗部分
三星PS42Q7H等離子:最大功耗為360W
日立等離子電視42PD9900T:最大功耗為370W
海爾P42SV6-C1等離子:最大功耗為380W
LG42PC1RV等離子電視:最大功耗280W
長虹PT4288等離子電視:最大功耗為300W
液晶的亮度越高 眼睛舒適度越差
液晶電視的亮度高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在商場里看到的花花綠綠視頻節目,在高亮液晶背光屏下顯的栩栩如生。很多人也是因為液晶的這個特點去購買液晶電視,然而專家給出建議:高亮的液晶電視并不適合長時間觀看。 液晶的亮度越高 眼睛舒適度越差
在今年3月份,由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與北京協和醫院眼科聯合發布的一項課題研究成果表明:長時間觀看等離子電視比液晶電視引發的眼部視疲勞癥狀輕,觀看者視覺感受相對比較舒服,更有利于保護眼部的健康。
對于觀看平板電視的感覺來講,觀看液晶電視時人眼疲勞程度明顯大于等離子電視。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譚柯介紹說,實驗我們客觀上只是檢查:觀看前后瞬目(眨眼)頻率變化;觀看前后淚液分泌變化的濾紙試驗(分泌的眼淚越多,試紙濕度就越長,變化就越顯著);觀看前后的淚膜破裂時間變化(淚膜破裂時間越短,表示眼睛發干,變化越顯著)。
等離子對比度虛高 參考價值實低
我們知道的對比度是衡量顯示設備的一個重要參數,對比度屏幕上同一點最亮時(白色)與最暗時(黑色)的亮度的比值,高的對比度意味著相對較高的亮度和呈現顏色的艷麗程度。 很多人都覺的等離子電視對比度比液晶高很多,從一些等離子上標稱參數上看,幾千甚至上萬比一的對比度看著讓人咋舌。這要比液晶標稱值高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很多人就覺等離子的對比度要遠遠高于液晶電視,事實上是這樣嗎? 從上面兩款電視評測結果來看,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在相同的暗室環境下。兩者對比度相差不超過50%,也就是說兩者對比度是有差距。不過差距沒有廠商所標稱數值那么夸張,等離子比液晶對比度普遍都高,這是無庸置疑的。但廠商過分的夸大數值,也讓對比度這個重要的參數變的毫無意義。 如果說,人眼在50%對比度差距才可以分辨出來,那么8000:1和6000:1的對比度,人眼還能看出它們的區別嗎?這樣的對比度存在還有意義嗎?中國古時候有一句話:“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這樣虛高的對比度也許只能“用謬以萬里”來比喻了。
液晶電視響應時間實際意義不大
液晶電視響應時間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但液晶電視本身的技術飛速發展,并沒有給液晶在高速運動畫面帶來質的飛躍。我們常?匆壕щ娨晻r,還會看到殘影和脫尾的跡象。 液晶電視響應時間實際意義
而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液晶電視的響應時間的指標卻逐年遞增,從當初的16毫秒到8毫秒,再到4毫米。甚至前一段時間國內某個廠商曾宣布達到了“1毫米”的標準。
其實廠商宣傳液晶響應時間,本身就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因為只有響應時間達不到人眼的視覺要求,才去標注響應時間。如果響應時間足夠快的話,就不需要標注了,就像CRT、等離子就從來沒有炒作過響應時間的概念。
筆者認為,液晶響應時間不應該數值來評判的,應該用眼睛來評判。如果我們看到高速運動的足球不在有“尾巴”,畫面中跑動的人不會再有“鬼影”。誰會在乎響應時間是幾毫秒呢?液晶電視做出來畢竟是給人眼看的,人如果看不出脫尾的圖象,即便做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1毫秒”,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