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企業已先期將OLED電視推向市場,但OLED仍處于萌芽階段,未來產業競爭誰將稱雄仍是未知數。在OLED領域,國外企業沒有遙遙領先之時,中國企業及時跟進,并在技術成熟時迅速形成產業規模,,是非常必要的。
OLED電視應用揭開序幕
其實,液晶成熟的技術和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已經對佳能支持的SED技術提出了嚴峻挑戰,而如何迅速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也成為橫亙在OLED電視面前的一個巨大的壁壘。全球首臺OLED電視,索尼XEL-1為11英寸,但其售價高達20萬日元(約合1.33萬元人民幣),這樣的高價位要進入普通家庭尚需時日。
盡管如此,整個2007年,全球范圍內還是刮起了一股“OLED電視”的風潮。各大主流廠商紛紛推出OLED發展規劃及原型產品,一派繁榮興旺、百家爭鳴的熱鬧氣象。其中,表現突出的是索尼、三星和精工愛普生三家企業。
在大屏幕化方面,索尼、三星和精工愛普生目前的實際差距并不大,索尼2007年11月下旬發布首臺超薄OLED電視,厚度為3毫米。三星于2001年開始推行OLED開發計劃,分別在2004年和2005年1月開發了14.1英寸和21英寸面板,日前又推出40英寸面板。愛普生最早拉開OLED大屏幕應用的序幕,2004年5月18日愛普生發布了世界最大的40英寸OLED顯示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