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液晶屏三巨頭京東方(000725.SZ)、上廣電、龍騰光電重組失敗后,這三家液晶屏企業便拉開了新一輪的產能競賽。今年3月,龍騰光電增資8.7億美元擴產的方案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但這批增資資金的來源一直沒有對外披露。
4月5日,這一疑惑有了答案,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龍騰光電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借殼上市”的計劃正進入關鍵階段。作為國內液晶屏三巨頭中唯一沒有成功上市融資的企業,龍騰終于邁出了上市的第一步,這將揭開其原來股東神秘的面紗,也將改變國內液晶屏行業的競爭格局。
然而,龍騰能否成功上市還需要看行業的眼色,液晶屏行業最近一個盈利周期的時間跨度和國內5代線未來兩年的盈利狀況將成為其上市成功與否的關鍵。
與京東方的市場化操作和上廣電的政府投入型不同,從一開始,龍騰光電的投資來源就仿佛“猶抱琵琶”。
商務部公開資料顯示,龍騰光電注冊資本2.99億美金,項目預計總投入約15億美金,其中一期5代TFT-LCD生產線項目總投資約為6.99億美金,其月產能達到3萬片的5代生產線已經在2006年6月正式投產。
在龍騰光電的股權安排中,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是大股東之一,其以前期土地、基建及后期配套、優惠政策等入股,持股51%;臺灣寶成集團和臺灣中強(璨宇)等,也是重要的投資商。
然而,寶成集團對于自己的股東身份一直持否認態度。其實,在首期注冊資金和廠房建設投入后,寶成集團的確未能再次提供資金,這導致龍騰前期建設一度中斷,直到2005年5月26日,國家開發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7家國內銀行與龍騰光電正式簽訂了3.5億美元的貸款合同,該項目才得以落成首期生產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龍騰計劃月產能突破9萬片的擴建工程的資金來源成為主要的難題,由于產能過小,龍騰缺乏規模競爭優勢,在液晶屏行業的虧損周期內虧損嚴重,一度只能尋求與上廣電結盟來吸引康寧等上游玻璃基板廠商到長三角落戶。
為了扭轉被動局面,2007年6月,龍騰光電提出二期增資8.7億美元的申請計劃,擬將工廠產能從月產3萬片提高到11萬片,這將超過上廣電9萬片和京東方8.5萬片的月產能,而前后兩期總投資也將達到15.69億美元。
此外,龍騰光電也在規劃自建彩色濾光片生產線,希望能解決5代彩色濾光片供應不足的問題,并且藉此降低生產成本。
其實,在一期工程量產后,龍騰就開始尋求二期項目的資金,但當時幾乎所有的液晶屏企業都在虧損,無論國內的銀行還是日本的風險投資都對龍騰項目表示懷疑,這使其資金籌集一度陷入困難。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申請銀行貸款外,龍騰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A股市場融資并同時引進戰略投資者,事實上,該計劃去年10月已經開始落實,由于股權結構和盈利狀況不清晰和不透明,使得龍騰通過IPO方式登陸變得非常困難,于是尋找合適的殼資源就成為龍騰A股上市的主要方式。據悉,龍騰光電的負責人從去年開始在深交所尋找合適的殼資源,目前已經基本鎖定目標。
記者了解到,目前深交所上市公司中有近30家還沒有股改重組,這些寶貴的殼資源都成為龍騰尋求上市的對象。龍騰光電有關人士對此表示,“公司的確在尋求借殼上市,但是具體的對象目前還不方便透露。”
成功鎖定殼資源后,龍騰也在加緊與新的戰略投資者接洽。
據悉,一些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以及包括凱雷在內的國外投資基金都與龍騰有了初步的接觸。然而,投資者對龍騰自身的經營狀況,以及液晶屏未來的盈利狀況都心存疑慮。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內外的投資者對中國液晶屏行業未來取代日韓成為全球液晶屏產業最大的產業基地充滿信心,但未來三年中國液晶屏行業面臨著太多的變數,“2008年后是否依然能保持盈利就是個大問題,這中間規模最小的龍騰光電前景更是令人擔憂!
一直以來,難以捉摸的周期性是液晶屏企業的最大困擾。2005年第四季度開始,京東方、上廣電與國際液晶巨頭三星、LG-飛利浦等一起陷入了行業性虧損周期,直到2007年第二季度才開始徹底走出虧損,然而對于新的盈利周期究竟能持續到何時,業界有著不同的判斷,而且不同代級的生產線盈利周期也不同。
有調查機構認為,液晶行業的這輪盈利周期會到2008年底結束,而國內的液晶屏廠商則認為至少可以到2009年底,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近日在投資者交流會上就表示,“2008年液晶屏的平均價格將比2007年更高,到2009年第四季度前液晶屏依然供不應求,為此京東方2008年將投資1億美元使其5代線產能從8.5萬片/月擴大至10萬片/月。”
在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看來,國內的液晶屏5代線產能2009年將出現供過于求,屆時5代線將率先進入虧損周期。
Display Search深圳代表處市場總監張兵表示,“目前國內5代線之所以盈利,是因為2006-2007年中全球幾乎沒有新的5代線投資,國內廠商前期的投資開始進入利潤回報期。但2008年全球將有17萬片的5代線新產能投產,包括群創的9萬片新產能,這樣17、19英寸屏的供求關系將徹底改變!
相對于液晶電視、數碼相框每年50%以上的快速增長而言,5代線切割的17英寸、19英寸屏主要用途是液晶電腦顯示器,其未來幾年的增長速度將在5%-10%之間,2010年后甚至將出現停滯的情況,這將導致目前投資的5代線產能面臨產出過剩的威脅。龍騰光電新投資的5代線產能至少要到2010年才能產出,其恰好遇到行業衰退期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龍騰的5代線擴產計劃和上市融資計劃對業界投資者的吸引力并不大,國內某基金投資者告訴記者,“對于風險性很大的液晶屏項目,目前國內外基金依然高度關注,不過國內投資者對6代、7.5代的生產線投資更感興趣!
消息人士透露,2007年龍騰實現了盈利,如果投資者在進入后再度出現虧損,其投資就面臨利潤攤薄的問題,為了避免這一情況,雙方依然在討價還價,“留給龍騰的時間不多了。”
在不多的時間中成功說服投資者,龍騰將希望寄托于借助上市和引進戰略投資者來改變國內液晶屏的格局。然而,目前國內液晶屏格局卻開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亂象。
目前國內在使用和籌備中的液晶屏生產線已經超過10條——1代線吉林彩晶1條;2.5代線廣東信利(已投產)、深圳萊寶高科(002106.SZ)各一條;4.5代線深天馬(000050.SZ,已投產)、京東方各一條;5代線共5條,包括上廣電(9萬片/月)、京東方(10萬片/月)、龍騰光電(11萬片/月)、群創光電(9萬片/月在建,并計劃再投一條5代線);6代線上廣電在建(已獲批);7代以上生產線,彩虹集團、廣東省都正在籌備。
5代線目前依然是國內最先進且產能最大的生產線,如果龍騰成功上市且擴產順利并在2010年達標,屆時國內5代線的總產能將接近30萬片,其中群創將因擁有兩條5代線而成為國內液晶屏的老大,而彼時上廣電的6代線也有望投產。
在這樣的情況下,龍騰光電要想實現最初的“投資100億美元,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成為國內液晶產業老大”的目標依然將很吃力。
事實上,為了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主動,國內液晶屏廠商們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融資暗戰。
京東方靠著市場化手段解決了前期的投資,王東升表示,“京東方過去7年已經在5代線上投資130億元,接下來還要在4.5代線上投資30億元,前后通過股市融資接近100億元,雖然目前公司已經掌握了包括7.5代線在內的液晶屏生產技術,但是卻因為缺乏資金而無法啟動7.5代線!
上廣電目前也在醞釀重組廣電電子(600602.SH)和廣電信息(600637.SH)并通過A股增發來融資,其規模將超過京東方前不久剛剛獲批的60億元融資計劃,而如今龍騰也提出了A股上市的計劃。
有業內人士對龍騰此時提出上市計劃表示不理解——京東方持續萎靡的股價,加上此前連續兩年的巨虧,已經動搖了許多國內投資者對液晶屏產業的信心,這將會給龍騰帶來諸多不利因素。
然而,相比登陸A股,國內液晶屏企業要到海外上市更加不易。京東方此前曾醞釀到韓國、香港等地上市,但都因為政策限制未能成行,而臺灣地區的面板企業通過全球存托憑證(GDR)融資的模式目前對國內企業仍不可行。
目前,國內液晶屏行業仍然在集體經歷發展前期的痛苦,而在龍騰身上,這種痛苦也許表現得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