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隨著行業內的不斷洗牌,一些品牌正在迅速消失。消費者買回的家電一旦出現問題無法維修,尚未過期的保修卡便成為廢紙。業內人士指出,類似家電“孤兒”的現象由來已久,但至今尚未找到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消費者的權益因此不能受到很好的保障。
行業洗牌品牌消失
家電“孤兒”指的是由于廠家倒閉或者退市后,市場上已經銷售出的產品。這些產品要么所屬的生產廠商已經倒閉,要么所屬的生產廠商已經終止或轉移相關的業務,一旦出現使用問題,往往由于包修、維修等善后事宜找不到負責方,消費者手里的東西就成了無人認領的“孤兒”。
黃先生三年前購買了國內某品牌空調,今年年初發現空調發生故障。可多方找人來修理,均表示沒有相關配件,難以維修。“我們家當初買的時候他們承諾五年,可現在人影都找不到。今年夏天可怎么過呀?”
據了解,售后服務對于空調來說相當重要,按業內規定,售后服務的費用早已包括在空調銷售價中,約占售價的2%。據了解,空調的正常使用壽命為八到十年,一般使用三四年便開始出現噪音大、制冷制熱效果不好、耗電量大、漏氟等問題,檢修和維修工作尤其重要。
不僅是空調,許多家電產品都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幾年前,許多廠家看好液晶彩電市場,一擁而上地發展。這兩年利潤下降后,廠家陸續被淘汰,使得一些液晶電視成了“孤兒電視”。另外,手機、洗衣機等產品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即使有維修點愿意維修,也常因缺乏配件無法修好。
據中國電子商會統計,從2006年到2007年的一年間,空調品牌由52個銳減到33個,洗衣機行業在幾年中品牌淘汰率高達50%以上,時尚消費電子產品如MP3全國一年便有200多家企業遭淘汰。這些淘汰的企業產品大部分在企業退市后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