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康佳并未按兵不動,在液晶電視的銷售量進入全國前三時,蟄伏七年的侯松容開始發力。年近而立之年的康佳從一個來料加工的小廠成長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侯松容考慮的則是中國彩電產業更大的發展。
“我和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徹夜長談,關于自主創新、自主品牌以及彩電產業長遠發展。”侯松容說,“康佳的液晶面板項目必須在國內彩電產業整體布局中展開。”
昆山,這個距離上海港口僅僅60公里的江蘇省縣級市,2008年電子工業總產值高達1600億元,聚集了LG、三星、富士康、3M、住友化學、龍騰光電等國際大公司。康佳最終把液晶模組項目落戶昆山正如侯松容所言是從“國內彩電產業整體布局”考慮的。
在珠三角地區,奇美已在佛山南海建立液晶模組生產線,LGD在廣州也剛建液晶模組工廠,TCL在惠州的液晶模組工廠已經開建。海信在青島是最早建液晶模組工廠的國內彩電企業,長虹獨辟蹊徑做等離子屏生產工廠。
對于液晶模組、液晶面板以及相關配套相對比較齊全的長三角或者泛長三角地區,則鮮有彩電整機企業介入。在這一地區,友達在蘇州、奇美在寧波、LGD在南京、三星電子在蘇州等都有規模很大、覆蓋各尺寸的液晶模組生產工廠。
另外,已具備第5代液晶面板生產能力的龍騰光電正在籌劃投資第7.5代線,上廣電與夏普正在商談在上海合作建立第6代或者更高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京東方的第6代線所在地合肥、彩虹的第6代線所在地張家港就在長三角地區的周邊。未來長三角強大的液晶面板制造能力將為模組、整機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TCL、創維兩家彩電企業從產業布局上已把生產基地設在華南,海信和長虹兩家分別駐守華東沿海偏北和西部,而擁有強大產業輻射能力的華東核心地帶長三角地區卻留下了大片彩電產業的空白。
“關于項目選址,從去年以來我們考察過國內很多地方,進行了反復的比較和論證,最后決定落戶昆山。”康佳集團新任總裁陳躍華說,“此外,昆山距離安徽滁州生產基地也只有3個小時的車程,在整機生產上康佳將獲得成本優勢。”
“昆山液晶模組工廠將使我們建立起戰略性的成本優勢和差異化競爭能力,這是康佳作為彩電整機企業應對液晶時代的重大戰略性布局。形成新的從整機制造到面板、模組等完整的彩電產業鏈是早晚的事,就如同在CRT電視時代一樣,中國企業又將建立起強大的成本優勢。”侯松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