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電視四個主要發展歷程
早在2002年以前中國市場就出現了網絡電視的雛形,當時是以普通電視為載體,輔以家庭信息處理設備,再加上一個改裝后的遙控器就可以控制上網的全過程。該“網絡電視”既可以通過電話線撥號上網,也可以用小區的寬帶上網。不過,由于價格偏高(是其他普通電視的2倍),性能的不完善,概念太過超前不實用,此種形式“網絡電視”未得到推廣。
2004年,索尼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公開了支持網絡的液晶電視新品,即網絡液晶電視。該產品不僅可以在家中使用,而且到外地出差時,可以將互聯網作為轉播媒體,欣賞自己家中收到的電視節目。另外,還可以觀看事前錄制到液晶電視記憶棒中的影像數據。
2006-2008年,網絡電視又發展到機頂盒階段,通過內置的瀏覽器,能夠支持網絡瀏覽和收發電子郵件的功能。有的機頂盒還自帶硬盤和開放的操作系統,可以在上面安裝一些系統支持的軟件,或者播放從網上下載的電影。不過這些產品只能瀏覽一些特定的網頁,不能使用搜索引擎功能,更不能實現QQ之類的即時通訊以及其他互動,功能有限。
2009年,主流廠商推出的網絡液晶電視除了能夠實現機頂盒的功能之外,還能實現無線上網。雖然新品還未在賣場上出現,但是價格不會比普通液晶電視高很多,比較容易推廣和普及。

(圖2)itv新功能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