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家電“以舊換新”獲批; 6月3日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在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5類廠家家電中開始試點展開。家電換新活動不僅有利于活躍國內消費市場,幫助金融危機下國民經濟度過難關,更有利于加強廢舊家電的回收保護環境,并從根本上惠利于民。
在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中,彩電產品無疑是大頭。據統計數據表示,我國到達淘汰年齡、超齡服役的家電產品,每三臺中就有一臺是彩電產品。產生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作為家庭娛樂工具,彩電曾經是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精神文明、精神財富載體,其市場普及度遠高原其它家電產品。同時,我國彩電產品比較其他家電在使用強度上、超期服役時間長度上都明顯領先。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家電以舊換新,很大程度上就是彩電的以舊換新。
專家表示,目前的家電換新、彩電換新不僅僅是普通的“換新”,對于大多數消費者更是“CRT到平板的”大升級大換新。據調研分析表明,我國東部地區和主要城市市場超過9成的市民希望更換新型的平板電視。這其中,大部分消費者為原CRT電視的持有者。這些消費者更換升級彩電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升級平板后,CRT彩電的“處理”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家電回收體系建設還不完善。CRT電視等電子垃圾的隨意處置往往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破會。CRT電視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鉛、鎳等重金屬物質,以及眾多能容、能會發的有毒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已經泄漏就會對土壤、水源等產生嚴重的破壞。目前,普通百姓的廢舊家電大多出售給一些“板爺”等“黑”廢舊電氣收購商。這些商家往往采用“取其利,不處理其害”的方式處理廢舊家電,進而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推出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切實需要,也是對整個家電產業鏈條的完善。通過鼓勵家電企業和消費者合法合理處理廢舊電器產品,進而形成良性的產業價值鏈循環。
據了解,目前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已經在全國眾多地區展開。彩電產品依據品牌、應用情況等不同,消費者可以得到50元到200元的產品折價。其中,部分品牌的產品折價幅度更是高達500元、1000元之多。部分消費者表示,從沒想過要淘汰的產品還能這么“值錢”,“老掉牙的古董還能當真金白銀花”。
以舊換新不僅樂壞了消費者,更樂壞了廠家。以國內彩電企業為主導的彩電廠商紛紛響應國家的號召,制定了自己的詳細的“以舊換新計劃”。某知名彩電品牌表示,他們的“折價”標準顯著高于國家給出的參考標準,甚至他們是在賠錢折舊。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彩電企業不太可能賠錢搞以舊換新活動。能獲得高折價的產品主要是用來換購高檔大尺寸平板電視,這類產品本身售價高、利潤高,廠家完全可以采用放棄一小部分利的方式,讓消費者看到表面上更多的“折價”。專家的這種說法也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認同,他們認為廠家絕不會將一臺淘汰CRT產品折價到1000元,“這樣的價格已經足夠買一臺同樣的新產品了”。
專家提醒消費者,不需要為舊彩電的折舊費用多少而發暈。消費者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換購的產品是否價格合適。如果產品價位本來就不高,企業愿意給出較高的舊產品折扣價格,對于消費者肯定是好事。但是如果企業產品定價過高,消費者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產品,或者其他品牌的產品。
同時,專家也表示希望每家彩電企業深刻理會國家以舊換新政策的宗旨,把這件利民惠民的好事真正落實在實處,切不可玩“兩頭的價格游戲”,那樣只會在長遠上損害品牌的聲譽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