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PANA公司宣布在北美市場首次推出42英寸液晶電視,并計劃在海外市場推出包括37英寸液晶在內的中小尺寸產品,以擴大主流尺寸暢銷產品的陣容,提升市場份額。
據悉,該款針對北美市場家電連鎖店開發的產品,自5月份即開始發售,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功能簡化,價格大幅降低。作為超低價攻勢戰略的重要一環,該系列產品目前并未在日本及歐洲市場銷售額計劃,但并不清楚是否已擴大市場區域,在中國等新興國家市場投放。
業內資深家電業人士則表示:“不排除該系列產品或在此基礎上簡化改版的產品,已在或將在中國等新興國市場投放的可能。”
該人士表示,近年來隨著臺灣奇美、友達光電、宏達電等上游供應鏈企業的成功轉型,以及中國面板產業本地化生產規模的擴大,中國國產平板電視對日系高價面板的依賴度逐漸降低。從而使得中國國產平板電視整機價格的競爭力進一步凸顯,繼2007年五月外資彩電全面反超國產彩電之后,2009年春節前后再次成為國產平板彩電全面超越外資的分水嶺。
目前,海信、TCL、康佳、創維等國產彩電牢牢占據著從高端平板到普及型平板再到農村市場仍然有一定消費需求的CRT電視,完整產品線市場的份額前列。而日系、及韓系彩電則被迫調整其市場價格策略, 尋求市場份額的進一步增長。日前,三星電子、LG電子以及夏普等均不同程度的在中國市場投放低價格帶產品,發動價格攻勢,試圖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重回昔日的“光輝歲月”。某種程度上,也將直接給PANA中國區的市場份額及營銷策略帶來直接的沖擊和影響。
但是,對于日前如火如荼進行過程中的家電下鄉,PANA等海外家電巨頭似乎并不熱心。資料顯示,截至6月5日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量已達1031.82萬臺,銷售額已達161.19億元。其中,彩電系家電下鄉品類中銷售量及銷售額僅次于冰箱、洗衣機的暢銷品類之一,僅江蘇省家電下鄉彩電銷量截至6月17日即達到36862臺臺;而湖北省截至6月5日下鄉彩電銷量則高達80491臺。另據有關資料顯示,截至5月22日,家電下鄉產品彩電類10大品牌中,長虹以66.52萬臺銷量高居榜首;海信則以45.55萬臺,位居次席;創維則以40.63萬臺,占據著第三名的位置。TCL、康佳、海爾則分別以29.40萬臺,26.72萬臺,17.35萬臺的下鄉銷量位居第四~六名。樂華、XOCECO(廈華)、熊貓、AOC(福建捷聯)則依次占據著第7~10位的名次。前10名榜單中包括LG、夏普、三洋等在內的外資彩電下鄉品牌無一上榜。
而松下、三星、索尼以及日立、東芝、飛利浦等歐日韓平板電視巨頭,至今仍對家電下鄉持觀望態度,尚未正式參與家電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