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定,家電“以舊換新”流程為:消費者先通過網絡、電話申請,中標的回收企業上門回收舊家電,并開具國家統一印刷的“家電以舊換新憑證”,然后,消費者憑有效身份證件和“以舊換新憑證”到中標銷售企業購機,10%的補貼將在購買新家電時直接扣除。但昨天在蘇寧某門店,記者看到,70多歲的陳老伯拿出“以舊換新憑證”,說是要拿400元補貼。這又是怎么回事?
陳老伯向記者介紹了自己“以舊換新”的全過程:22日,他在商場咨詢有關“以舊換新”政策時,營業員告訴他,可以先購機,然后企業再上門回收舊機。于是,陳老伯當場以4000元購買了一臺102厘米的液晶電視。當天晚上8點半,一男一女到陳老伯家,搬走了他用了17年的長虹彩電,同時給他一張“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告知第二天拿著證可去商場財務部門領取400元補貼。
在賣場,記者目睹陳老伯順利拿到了400元補貼。商場還通知陳老伯,新彩電將在24日送至他家。在場的營業員告訴記者,隨著家電“以舊換新”的推進,“先買再回收”的方式漸成主流。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家里的舊電器一直在使用狀態,每天都要用,如果先讓回收企業來收走舊機,再去賣場購買新機,當中會存在一段脫節的時間,給生活帶來許多不便。而采取“先買再回收”的方式,雖然商場也是要等回收舊機后一兩天再送來新機,但相隔時間較短,銜接比較自如。某大型家電連鎖店長認為,這種方式更符合市民的消費習慣。不過,由于中標的回收企業和銷售企業并不相同,這讓回收任務集中在某幾家電器連鎖店,導致這些店人手嚴重不足,回收人員平均一天要去十幾戶人家,每天工作到晚上9點以后。這同時也意味著顧客買家電和拿補貼必須要跑兩趟,“年紀大了,跑不動了。能不能上門回收舊家電的時候直接把補貼給我呢?”陳老伯問。
【建議】
改進流程,提升服務
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了家電“以舊換新”實施以來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是賣場的營業員對具體政策不甚了解。在某門店,營業員給記者介紹了一款格力玉系列節能性空調,最低2388元,可享受“以舊換新”補貼238元,實際價格相當于2150元。交談中營業員對國家“以舊換新”的有效活動時間并不清楚,還告知說“以舊換新”活動到本月底就會結束。當記者提出疑問,該營業員詢問經理后,才告知準確的截止時間是明年5月底。
二是舊家電的回收價格沒有確定說法。雖然有關部門規定,顧客可與回收企業面議,但記者發現,一些顧客并沒有拿到這筆錢。
記者咨詢家電賣場的營業員,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營業員告知舊家電會有一筆回收費用;有的卻十分肯定地說沒有;還有的回答這是回收企業的事,不清楚。在永樂共康店,一位自己用三輪車把舊彩電運到商場的顧客告訴記者,她以為拿了10%的補貼,舊彩電就等于送給商場了,從來沒人向她提過,舊電器還能賣錢。
三是隨著參加“以舊換新”的顧客日漸增多,必須等較長時間企業才上門回收舊家電。上周六上午9點半,國美服務臺已經有5位顧客在填寫舊機回收單,而服務臺內填好的單子已有一疊。服務臺告訴顧客,會電話聯系上門回收舊家電的時間,但不確定。一些商場甚至決定,由于“以舊換新”量太大,22日起,54厘米以下的舊電視機不再上門回收,需顧客親自送到門店。這給一些老年及路途較遠的顧客帶來不便。
面對這些問題,市商務委表示,有關部門將集中顧客遇到的問題,并在今后一段時間對流程進行完善和改進,努力推進家電“以舊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