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時間1月7日早上9點,第43屆CES國際電子消費展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正式開幕。作為全球最富盛名的消費電子產品展會,家庭AV系列產品一直占據重要分量。2010年此次展會,3D顯示產品,包括投影機、電視機、藍光播放器、PC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3D攝像機、3D顯卡及其顯示處理芯片成為了整個展會最熱門的產品。
3D很火也很不成熟
CES上,包括內容商夢工廠、芯片商英特爾、AMD、電視企業東芝、索尼、三星發、lG、JVC、VIZIO、三菱、松下,以及投影機企業LG、奧圖碼 等等為數眾多的全球級消費電子巨頭展示或者演示了基于3D技術的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并信誓旦旦的保證稱“3D將是未來的趨勢、將很快普及”。
而在展示會場之外,09年國內市場宏基、優派的3D投影機已經批量上市,TCL則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批量商業化應用的裸眼3D電視產品。著名電視商ESPN則于日前表示,將于今年6月12日開播ESPN 3D電視網絡,成為第一個以3D方式轉播世界杯足球賽的電視臺,也是全球第一個3D電視頻道。ESPN稱其為3D電視的走入家庭已經進行了多年的準備。
3D之吻已經席卷全球視聽產業,然而在熱辣的“激情”背后卻難消3D真正普及必須融化的堅冰。
首先,3D設備能夠應用必須取決于成熟的3D產業鏈:內容制作、內容分發、內容轉播、內容顯示等全產業鏈的3D化是3D普及的基礎。在這方面,以最高端的3D內容之作為例,業內人士形象的支出3D制作只是電影產業才有一定規模的“特技”,在電視產業機會還未有零的突破。即便是電影產業對3D的支持,也僅限于少部分影片,甚至這部分3D電影還不能滿足“美國電影市場對3D內容的需求數量”,更談不上滿足更為廣闊的家庭電視欣賞應用了。
最上游內容制作方面的準備不足,決定了3D在內容分發、傳播方面更是非常薄弱。09年底BD光碟剛剛完成第一版的3D融合標準的技術工作,還談不上符合該標準的第一版電影的發行。對于電視網絡,全球也僅僅只有ESPN確認了將在今年年中開通3D應用的電視節目。而哪怕是本次CES上大量露面的中端3D設備,大部分也只是概念產品,同時這些產品也滿足2D應用的全部需求——3D只不過是吸引人的一個嚼頭。
第二,3D應用走入普通家庭更必須建立在3D顯示終端技術的成熟和價格的快速下降的基礎之上。而這方面3D顯示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3D顯示技術可以分為依賴于色彩空間復用、時間復用或者空間復用,需要采用特殊眼睛觀看的技術;和以光柵等技術為依托裸眼觀看的3D技術。對于前者,繼續解決的是高性能系統成本較高,低成本系統效果較差的顯示性能問題;以及長期觀看眼睛容易疲勞、實力損傷較大的安全問題。而對于裸眼3D產品,目前普遍顯示效果較差、可視角度非常低,同時也存在著長期觀看眼睛疲勞、頭昏眼花、損傷健康的問題。
現階段3D顯示主要應用的領域是商業廣告、科研教學以及電影院,這類應用都具有同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僅擁有充足資金支持,同時觀看者在觀看3D映像之后擁有充分的“視覺和腦部知覺”休息時間。這一建立在觀看時間為離散的短暫的,休息時間而是持續的分散的使用基礎上的應用習慣可以避免3D映像引起的眼花頭暈等對身體的傷害。
然而,一旦3D技術進入家庭,特別是電視、電腦等顯示產品上,長期觀看使用,消費者必須考慮自己身體的接受能力,這方面的技術不成熟在加上部分3D技術效果不是很理想、系統成本較高的影響,必然阻礙3D產品的真正普及:站在3D普及的路上,3D廠家應該首先推出成熟的、對消費者負責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