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國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以下簡稱CES)上,3D影像應用驟然炙手可熱,從電視整機商到面板商、內容商,儼然一副“人人為3D狂”的景象。顯示行業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預估,到2018年,3D顯示總市場出貨量將達1.96億臺,出貨金額將達220億美元。連同上游內容制造以及游戲等其他周邊業務,這一3D影像產業鏈將成為消費電子商們所渴求的下一個行業金礦。
3D前景-2018年出貨量或近2億臺
松下展示出150英寸3D等離子電視,三星展出具有3DAMOLED技術和3D240赫茲技術的液晶電視……CES展會上,松下、索尼、三星、LG以及友達光電等紛紛將3D產品作為重要新品進行展示,現場幾乎被“3D”字樣所覆蓋。
其實早在去年的CES上,3D就已經開始走熱,但2009年3D應用卻沒有得到廠商們的實際推廣,相關市場也未有真金白銀的回報。DisplaySearch對3D技術與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09年基于3D技術的收入反而比2008年下降了50%。
這一冷遇或許是因為行業還缺乏一個明顯的動力,市場需求還在等待一個被喚醒的訊號。2009年末,這個被期待已久的扣動扳機者終于出現——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帶來的3D科幻巨片《阿凡達》。
這部總投入達5億美元3D影片吸金能力超出想象。截至上周日,該片上映四周全球累計票房超過13億美元;在中國,這部影片上映一周就收獲2.7億元票房,創下歷史之最。
《阿凡達》的成功如同給3D平板顯示行業注入興奮劑,它連同2009年其他16部3D電影上映的成功,證實了市場對3D影像的強烈需求。這一點從今年CES大展上各大電子產品巨頭的巨幅宣傳招貼和諸多搭載3D顯示技術的新品便可一目了然。
“3D已經是箭在弦上的趨勢,”索尼全球CEO霍華德·斯金格對3D極盡渲染之能事,“這臺列車即將在每個人的家中啟動。”
松下則積極從好萊塢尋求更多的節目內容,他們甚至已成為3D電影《阿凡達》的推廣伙伴之一。
DisplaySearch最新發表的《3D顯示器技術與市場預測分析專題報告》顯示,立體3D顯示總市場2008年出貨量為70萬臺,出貨金額達9.02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將成長到1.96億臺,出貨金額達220億美元。其中,3D電視的出貨量將從2009年的20萬臺成長到2018年的6400萬臺,產值為170億美元;液晶顯示器將由2009年約4萬臺的出貨量約成長至2018年的1000萬臺;3D筆記本電腦預計到2018年成長到1770萬臺;而擁有3D功能的手機出貨量將達7100萬臺。
消費電子制造商火熱造勢,上游內容商業也積極跟進。
美國衛星電視公司DirecTV新發射的衛星計劃將于2010年3月投入運營,并將開播全球首個3D高清電視頻道;歐洲天空電視臺(SkyTV)也宣布將在今年開設3D頻道。娛樂體育電視網(ESPN)1月5日宣布,將于6月播送3D電視節目。屆時,南非世界杯足球比賽以及NBA籃球賽事可能都將改頭換面,首次以立體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