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彩電行業來說,根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預計,2010年全球3D立體電視會增至120萬臺左右,2013年增至1560萬臺,到2018年全球3D立體電視的出貨量可望達到6400萬臺。屆時,3D電視將成為家電領域最大的收入來源,預計年營業額將達到170億美元。
顯然眾多的彩電巨頭都將目光瞄準了這個潛在的龐大市場,而圍繞著3D電視產業鏈,3D藍光碟機廠商、3D眼鏡廠商、3D攝像機、照相機廠商將一起爭奪這個總規模超過500億美元的大市場。
然而3D電視的浪潮似乎來得太快,整體硬件產業鏈的布局才剛剛開始,而3D顯示技術還存在著大量改進的空間。
菅懷剛認為:“3D電視從目前來看是個方向性產品,但未來的三年內其規模還難以放量,我們要做好前期的產業鏈準備,其中包括國內的3D產業聯盟來牽頭制定3D電視的技術標準,其中包括目前爭議很大的3D影像健康標準。”
然而僅僅有3D硬件產業鏈的準備依然不夠,海信電器高管告訴記者,“從目前來看整機、配件、顯示屏和芯片廠商都已經做好了產業化的準備,但是3D產業鏈還需要內容商的支持。”
從目前來看,包括《冰河世紀3》、《阿凡達》、《愛麗絲夢游仙境》在內的多部好萊塢3D大片已經顯示出票房號召力,根據藍光產業聯盟的統計,3D電影與2D電影相比其票房收入要增長3倍,當然其制作費用也要高出近一倍。
顯然巨大的利益讓好萊塢和國內的電影公司都在3D上投入巨資,而院線也投入巨資進行電影院的3D改造,目前中國的3D屏幕數量已從不到80塊極速增長到超過1000塊,僅次于美國,然而3D電影的盈利模式是否能復制到電視領域?
依靠《阿凡達》大賺特賺的美國電影公司20世紀福克斯并沒有如愿在今年4月推出3D藍光版的《阿凡達》,顯然其對通過3D電視收看大片的效果依然存在疑慮。
有專家告訴記者,“未來3D電視的主要吸引力還在于體育節目、3D游戲以及演唱會節目,更多消費者看3D大片還是希望去電影院看IMAX 3D版的效果,因此3D藍光模式還需要市場考驗。”
而對于迪士尼、ESPN進行計劃開通的卡通3D頻道和3D體育頻道并直播南非世界杯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同樣面臨著很大的網絡傳輸問題,有彩電行業人士告訴記者,“3D電視頻道將占據大量頻段和帶寬,如果開通3D頻道就意味著放棄部分2D頻道,而且其高昂的拍攝制作費用同樣讓免費模式難以推行,而中國目前還沒有開播3D頻道的計劃。”
為推廣3D電視,TCL、海信等彩電企業還將3D與互聯網電視捆綁在了一起,然而按照目前的網速來看,下載一部容量為50G的3D電影需要近一周時間,顯然這在目前的網絡條件上是無法推廣的。
對此李璐告訴記者,“在電視發展過程中,終端廠商始終是走到前面的,接下來3D電視的發展還需要電信運營商、廣電運營商、芯片商以及配套產業廠商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