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電召回制度之前,我國沒有形成獨立的強制性召回制度。一些家電廠商為了維護自身的品牌形象,均采用“免費維修”、“免費升級”等來避免提到召回。一些企業更是為了利益,與受害的消費者“私了”。但是作為家電家族的小家電,消費者往往因為覺著產品價格便宜,而懶得去修理隨便就扔掉了。此外消費者不能接受一些外資品牌在召回措施上對中國消費者和國外消費者的差別化規定。這均讓我國家電召回制度一直難以啟動。此次國家質檢總局召回制度將做出一系列規定,而未按規定實施召回的,則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能否改變小家電行業現狀呢?
我國小家電市場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每年都有20%~30%的小家電品牌退出市場,但每年都有更多的小家電品牌誕生。“中國特色”的模仿能力在小家電行業體現得淋漓盡致,家庭式小作坊數不勝數,他們時刻關注著市場的發展動態,只要發現哪類產品銷得好,就可能在下批產品中加入這一市場。
太多雜牌充斥市場,價格體系混亂,各家企業推出小家電產品幾乎都差不多,同質化現象異常嚴重。比如,去年因為三聚氰胺事件而暢銷的豆漿機,在展會現場,只要做生活小家電的,幾乎每家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豆漿機。
市場調研公司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07年市場上生產近吸式油煙機的品牌只有10個,但到今年10月,品牌數量已經上升到49個。
“創新型產品只要好銷,今天你有新產品,明天就會有仿冒者。”鄧學南舉例說,去年志高推出了無網豆漿機,還特別申請了專利,但現在市面上的豆漿機幾乎都是無網的,“別人在結構上稍微改一下,就繞過你的專利了。整體來說,小家電的技術門檻不高。”
鄧學南表示,造成目前小家電這種無序競爭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太大,而小家電產品范圍和類別廣,渠道也特別多。
“找幾個有實力的經銷商,就可以把量做起來。”鄧學南指出,有些廠家在這次展會上還很火熱,說不定展會開完,它就關門了。也正因為如此,小家電品牌有限,而且小家電產品質量也無法保證,許多產品淪為一次性消費品。與空調、冰箱等大型家電“買了以后有人送,送到家里有人裝,壞了有人上門修”的待遇相比,小家電更新換代比較快,加之多數小家電的生產廠家規模小,并且為了節省支出,都不會提供產品的售后服務。而家電維修店又因為小家電維修利潤低,維修起來費時間,不愿去做維修小家電的生意,使得很多小家電出現問題后無處維修,成了一次性用品。
廠家多無售后服務
小家電廠家多無售后服務。很多小家電企業規模本來就小,考慮到成本支出,根本就沒有獨立的售后服務體系。目前,除了個別知名品牌的小家電會有相應的售后服務外,其余小家電的生產廠家基本上是不會提供售后服務的。不過,小家電也是有保修期的,如果在保修期范圍內出現問題,銷售店會對其進行維修,如果過了保修期,用戶只能自己出錢找地方維修了。
維修成本高不如換新
很多市民家里都有壞的電飯鍋、電吹風等小家電,這些小家電本身價格并不貴,但是修理費相對產品本身價值來說卻并不便宜。維修費加上更換零件的費用,往往不比重新買一個便宜多少。
利潤低維修部不接活
很多維修部嫌修理小家電利潤太低而不愿意接活也是造成小家電維修困難的重要原因。
小家電本身價值并不高,但是修理時耗費的人力物力卻不少,不如修理電視、冰箱等大件電器的利潤高。另一方面,小家電內組成結構復雜緊湊,修理起來對技術的要求也高。因此,很多維修部干脆拒絕維修小家電。
污染環境也造成浪費
壞掉的小家電怎么處理呢?大部分市民都是先放在家里,后來實在沒地方放了要么直接扔掉,要么賣給收破爛的。小家電里含有的重金屬在銹蝕之后會滲入地下水,造成重金屬污染。
就此,自治區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寶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要想解決小家電維修難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廠家注重售后責任,完善自身售后服務功能。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盡量購買品牌小家電,并保留好發票和維修卡,這樣一旦遇到問題,能夠有憑證。同時還要提醒消費者,在小家電遇到不能修理的情況時應當交給廢品回收人員,以免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