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走自己的路
綜觀兩大日企,索尼既有終端,又有內容,強化移動互聯戰略是其最適合的轉型方向。張毅告訴記者,索尼需要的就是將軟產品和硬產品打通。再看松下,不但有電視機,還有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從環保家居入手是很好的切入點。
家電行業專家羅仁宵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索尼的主要業務是消費電子產品,索尼必將依托其影視、音樂內容,沿著娛樂這條線發展,吸引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而松下是一家比較平衡的企業,擁有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全系列產品,近幾年白電一直向節能環保方面發展,這也決定了松下向環保領域轉型。”
雖然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但索尼和松下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對于國內家電企業來說,這是值得借鑒的。企業應當根據市場變化,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業務,打造企業全新的贏利點。
羅仁宵認為,在轉型之路上,日企是走在國內企業前面的,他們一方面退守商用市場,弱化零售市場,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新的領域。目前,向綠色新能源領域轉型并不僅僅是松下一家的選擇,也是大多數日企的升級方向。在今年的綠博會上,東芝、日立、佳能等企業都展示了綠色環保產品和解決方案,傳遞出向“綠色”要商機的信號。
上述松下負責人認為,企業的轉型方向取決于企業的戰略規劃,在完成經營的基礎上,節能環保也是企業應當承擔的責任。
張毅告訴記者,在現有條件下,索尼是有機會與蘋果一爭高下的,但是最終能否做到卻并不一定。他說,老牌企業在決策判斷時往往犯“大企業病”,反應速度和決策速度慢,而蘋果的成功也得益于喬布斯對未來的精準判斷。這一看法對轉型中的企業也是一個提醒,高度的市場敏感、快速的市場決策對于企業把握市場機遇至關重要。
在轉型過程中,無論是索尼還是松下都曾表示過要倚重中國市場,這也應當引起國內家電企業的重視,一方面國內家電企業要積極應對挑戰,仰仗本土化優勢搶占市場先機,另一方面也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