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讓參與家電下鄉招投標的企業很糾結。
12月6日,北京美泉宮飯店,家電下鄉政策最后一輪招投標如期拉開大幕。招標之前,就有不少家電企業表示,“最后一年商業機會很小,不參加投標了。”不過,《中國企業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招標現場仍然擠滿了各類家電企業。與往年相比,家電下鄉投標現場少了幾分狂熱與投機,多了一分理性與淡定。
自2009年啟動便推高家電業“高開高走”的家電下鄉政策,在2010年迎來發展頂峰后,于2011年出現理性回落,在2012年則陷入了政策退出的震蕩之中。《中國企業報》記者看到,在新一輪的招標中,一批政策投機者提前在政策退出前撤退,一批新入門者還希望趕上“最后的末班車”讓政策給企業貼金,更多的大中型企業在完成了市場布局后開始理性回歸業績基本面。
首次出現企業放棄招標
與前幾輪家電下鄉招標企業數量節節攀升相比,本屆“家電下鄉”招標首次出現了“主動棄權者”。去年中標的三星、夏普、LG三家外資彩電企業,均未參與這一輪的投標。今年彩電企業的投標數量為27家,較去年的31家中標企業減少了4家。
微波爐的招標現場只有4家企業投標。冰箱、洗衣機、電熱水器、電磁灶、燃氣熱水器等產品也出現了投標企業數量減少。
不過,空調與太陽能熱水器的投標企業繼續上漲。此次共有28家空調企業參與投標,較去年25家中標企業有所增加,出現了友奧、索伊、日普、坂田等新面孔。其中,坂田空調品牌出現在TCL的投標書中。
一直是投標企業大戶的太陽能熱水器,今年還有282家企業投標,較去年243家的中標數相比增幅明顯。一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負責人透露,“去年中標的好幾家太陽能企業今年都沒來投標,數量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一些新投標企業上,他們熱情很高,但農村市場的形勢很不好。”
家電下鄉實施三年來,先是火了電視、冰箱,后來是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今年終于輪到空調了,所以今年的招標空調企業增多了,就是想分最后一杯羹。受消費者使用習慣及競品沖擊,自下鄉啟動以來,微波爐、電磁爐、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等產品,一直未能在農村市場上獲得爆發性增長。目前,微波爐和電磁爐的推廣普及還集中于城市,兩大傳統熱水器在農村市場受到太陽能熱水器的沖擊極大。
退出者新進者各有心思
松下、索尼兩大日資彩電企業一直未參與招標,2011年成功中標但產品數量極少的三星、夏普、LG等外資品牌也選擇放棄。安徽工業大學李德俊教授指出,“這些外資彩電企業主要擔心借助家電下鄉政策,會影響到其一貫的品牌定位。畢竟中標企業中有不少中小企業,這會拖累外資品牌的身份。”
隨著政策步入退出期,李德俊還預測,“這些外資企業經過三年多等待,在我國農村市場銷售渠道、物流配送體系及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完成后,將會以品牌和產品的拉力拋開政策自主下鄉。這樣,對國內中小企業會造成不小的沖擊。”
2012冷年剛宣布進軍國內空調市場的索伊電器,如期出現在新一輪的空調招標現場。一位二線空調企業投標負責人指出,“索伊、坂田這些企業參與投標,很難在短短一年內借助政策在農村市場開拓新的局面,主要還是希望獲得中標資格后給企業和品牌貼金,到時候與美的、大金、松下這些企業同是中標企業,無形之中實現了品牌借位。”
亦有空調企業人士指出,“今年空調企業投標數量未減反增,主要是前兩年空調在農村銷售一直沒熱,隨著今年6月節能惠民政策退出后,不少企業將精力轉向了家電下鄉。”
上述太陽能企業也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從投標到中標,然后到各個省市備案登記、經銷商招標鋪貨,往往需要5個多月,這對于新中標的太陽能企業,投標花的幾十萬很難在短短幾個月內獲得回報。他們投標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獲得家電下鄉的資格,給企業和經銷商增加信心。”
今年以來,我國家電市場在經歷了前兩年的“沖高”后全面回落,市場整體需求下滑。相對于城市,我國農村市場雖保持著較快增長,但發展基數小,很難承接城市下滑的沖擊,即將開啟的2012年家電市場競爭大幕,無疑將給所有家電企業帶來新的挑戰,政策能否繼續發揮護航作用,前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