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忽悠:透過現象看內在
為了達到銷售出產品的目的,廠商和銷售人員們自然是奇招百出,劍走偏鋒的也不在少數。雖然隨著市場的規范,明目張膽的忽悠已經不太出現,但暗里的忽悠,確實越來越多。因此,在購買家電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忽悠。一般來說,下面這些忽悠辦法,是廠商和銷售人員常用的:
故作高深。給產品冠以一個高深莫測的名字,或是取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讓產品蒙上高科技的色彩,更甚的干脆用外文名字,讓人不明就里。什么“納米”、“負離子”、“卡薩帝”、“凡帝羅”、“藍光電視”……普通消費者又有技能明白其中真正含義?對此,我們的對策就是將那些故玩高深的概念統統拋一邊——無視。
暗升明降。將標價提高,然后再推出所謂的特價和超低折扣,以吸引消費者,這樣的手段,恐怕是時下家電市場最為常見的忽悠手段。逢年過節,各大家電賣場里的促銷海報,可謂是令人目不暇接,可其中有幾個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降價讓利給消費者的呢?恐怕廠商自己都不清楚。這個時候,前期的考察、比價過程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哪些品牌產品是真降、假降,并不難掌握。
暗藏玄機。液晶電視僅售199元、空調僅需99元、9元買洗衣機……諸如此類的活動,相信各位都見過不少,可真正能買到的人,確實鳳毛麟角。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所謂的特價、促銷潛規則在作怪。因為很多特價、促銷的背后,都有令人防不勝防的各種限制條件。所以,在這提醒各位,在奔特價、促銷活動去,在享受特價優惠時,一定要先搞清楚背后的相關限制條件。
華而不實。現在廠商們早已不滿足單品特價、促銷了,而是開始熱衷于套餐銷售,將旗下的各種產品捆綁一起賣,如空調將柜機和掛機捆綁、將電視機和DVD家庭影院等捆綁、將冰箱和廚房電器捆綁等。這些套餐看似優惠,但其中也不乏華而不實的。更重要的是,套餐中的產品是否都是我們需要的呢?這在購買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