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巴引領“重電商”反攻“輕電商”?
重電商集體“發飆”的背后,其內部也開始顯現出一些分化的新特征,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以家電起家的庫巴購物網。根據艾瑞的數據,庫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達到7.85億元,在所有自主式平臺類的B2C廠商中份額為2.3%。根據庫巴CEO王治全之前透露的數據,2010年全年庫巴的收入為5億元。而每年的下半年都是家電銷售的高峰期,從庫巴發展慣性與家電市場黃金期的到來看,庫巴全年極有可能銷售達到15億-20億元之間——這個數據與老牌電商當當網2010年全年的營收22億元相比起來,已經非常接近——即便當當網2011年保持較高的增長,庫巴的銷售規模達到當當的一半以上毫無懸念。
庫巴“快速膨脹”的現象并非曇花一現,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符合電子商務領域“輕重”兩大陣營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庫巴、京東這種大家電、3C數碼為主的“重電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有著當當、卓越等 “輕電商”們所無法想象的復雜程度。
由于“重電商”所經營的產品屬性導致產品“質量重”并且價格也頗具“重量”。在質量方面,需要有安全、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并保證損耗率足夠低,一些商品還需要提供上門安裝服務,售前咨詢、售后調試、維修等等也必不可少——在保證產品本身質量過關的前提下,中間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差錯。另外在與供應商的斡旋方面,為數不多的供應商對于大家電等貨源還有著各種限制和控制,這些方面遠遠比物流單一、配送簡單的一本書或者其他小件產品的難度大的多,更何況書籍等一些小商品并不需要售前咨詢、無需售后服務,物流配送過程中損耗率也極低,即便有一些殘缺也不影響整體功能,同時產品貨源的提供商數量多,不存在控制的問題。
這種從供應鏈到物流配送到售后服務的顯著差異從根本上成就了“重電商”獨特的“底蘊”——較強的與供應商的談判溝通能力、售前咨詢的專業團隊、自建物流帶來的服務保障、售后維修的成熟方式等等。可以說,“重電商”們通過這種先難后易的方式建立起的能力,讓他們在向“輕電商”們領域邁進的時候,是一件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的事,而“輕電商”們紛紛開賣家電試圖反擊的時候,卻發現這個領域的進入和運作難度比之前他們所擅長經營的圖書、音像以及小型百貨等商品大得多——一言以蔽之,“重電商”可以較為容易地向“輕電商”拓展,而“輕電商”卻很難向“重電商”演變。
京東賣書就是“重電商”向“輕電商”發力的一個最新例證。而此前,在被問到2012年是否會銷售圖書時,庫巴CEO王治全的答復是至少不能保證庫巴不做圖書——一向專注家電,并成為垂直家電行業老大的庫巴的這般表述,也許在暗示著”重電商“們在客戶累積到一定量之后,全面百貨化的運作已經提上日程。
業內人士指出,在短期內,“重電商”與“輕電商”都試圖打破疆界,向各自傳統業務以外的方向發展,但對于“輕電商”而言,往“重電商”的發展之路注定會更加坎坷,而后者向前者的入侵會相對輕松,這意味著電商業的“輕重”座次一旦長期固定下來,其各自的命運也會就此注定。這也可以理解為什么“輕電商”的代表李國慶會在微博上放出“家電掙錢了就開除員工”的豪言——在家電、數碼3C這個“水”更深的領域,“輕電商”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長袖善舞的“重電商”們,還有這個行業特有的強勢供應商與消費者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