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反旺銷 多家彩電大甩賣
往年6-8月的彩電淡季市場,今年卻被輪番上陣的內購會炒出了超過五一黃金周的銷量。昨日,武漢工貿家電彩電部品牌經理杭飛透露,某彩電品牌內購會,一天的銷售額就達到1110萬,相當于五一黃金周一個品牌的銷售。“內購會價格直降15-20個點,比五一黃金周價格還低。”杭飛表示,8月,創維、長虹、海信、康佳將輪番舉行彩電內購會,三星、夏普、LG等外資品牌也正在洽談之中。
除了通過內購會,團購價拉開價格差距之外,商家同樣靠政策上的“以舊換新”來做宣傳。
在蘇寧創維內購會現場,記者看到,24英寸創維液晶彩電的廠家指導價為1599元,以舊換新價為999元;32英寸創維液晶彩電的廠家指導價為2699元,以舊換新價為1688元;32英寸創維LED彩電的廠家指導價為2999元,以舊換新價為1958元;42英寸創維LED彩電的廠家指導價為5599,以舊換新價為3588元。部分型號的降價幅度甚至超過今年五一。而當天,國美電器海信彩電內銷會的銷售額高達500多萬元。
在往年,這段銷售淡季里是彩電企業的相對蟄伏期,但是今年的彩電企業卻耐不住性子,其中的緣由,是電視技術的升級造成的降價預期給彩電企業帶來的壓力。
3D電視逐漸侵占電視市場 滲透率達14%
目前很多主流彩電企業都推出了代表各自最新技術的3D電視產品,同時3D電視的技術類別也在2011年得以豐富。據預測,2011年中國3D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600萬臺,年均滲透率為14%,年底將有望達到28%。3D電視的快速發展,徹底激活了全球消費市場對3D產品的熱情,也為彩電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創維集團湖南分公司負責人胡軍華表示,經過一年多的市場培養,3D電視目前已經具備普及的條件:首先,電視產業鏈已經趨于穩定,大規模的屏體生產使其價格持續走低;其次,3D產品豐富,從32寸至65寸,市面上銷售的3D產品系列達60余款,激烈的市場競爭也使得3D電視價格梯度趨于合理化、平民化;再者,消費者對3D電視的認知度已超過80%,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最新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對3D電視的關注度已達72.5%。
目前的3D電視普遍采用FPR技術
LG Display公共關系副總裁秋逸盛告訴記者,近來,采用不閃式FPR技術的本土企業數量逐步提高,國內廠商FPR平均采用率達到75%以上,其中創維則是100%采用不閃式FPR的企業。
此外,液晶面板商也沒有放棄這個機會,欲借助3D電視快速發展改變面板行業供大于求的狀態。根據DisplaySearch預測,面板廠商計劃進一步提高3D電視面板滲透率,第四季度目標滲透率為16.8%,全年目標為12.3%。
價格偏高令消費者踟躕
由于目前3D液晶顯示屏價格相對于普通電視還很昂貴,有些3D電視的處境叫好卻不叫座。一些品牌推出了贈送片源、眼鏡的超值禮包以吸引消費者,然而即使除去贈品價值,3D液晶顯示屏的折合價也要比同品牌同尺寸的液晶電視價格高出數千元甚至萬元。即使商家禮包豐富,高昂的價格仍讓普通市民難以接受。“價格太高了,一臺液晶就要1999元,我用普通22英寸液晶屏配一整臺機只要2600元左右。”黃塘電腦城正在裝機的小王說。
LG Display公共關系副總裁秋逸盛表示,3D技術應用于電視領域尚處在研發階段,在成本降低、技術進步的基礎上才能形成產業化規模。
新技術的出現到成熟尚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新技術的使用成本降到消費者普遍接受的階段之前,傳統的LCD、LED電視還會在一段時間內霸占主流電視市場。而這段時間恰恰是傳統企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目前出現的電視降價熱潮,一部分是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使然,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在為新技術產品的上架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