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霍華德·斯金格爵士過去7年的強有力領導,我們將陷入更為困難的境地。”平井一夫的這般評價多少帶有東方式的“客套”。
外界對斯金格的評價同樣少有褒揚之詞。“在斯金格主政期間,索尼沒有抑制住往下的走勢,越發變得笨拙,反應速度無法跟上市場的節奏。這讓人遺憾。”劉步塵如是說。
現年70歲的斯金格在1997年加入索尼任美國公司總裁,2005年6月接替出井伸之成為索尼歷史上的首任外籍CEO。
上任之始,斯金格的確雄心勃勃,上任后對索尼進行一系列重組,裁員減支是他做的第一件事,出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包括縮減、整合或退出十幾項業務,減少了約20%產品數量,關閉了各地11家工廠,全球裁員10000人,以及出售1200億日元的房地產和股票等非核心資產。
經過三年有效管理,2007財年索尼實現凈利潤37億美元,這是索尼史上第二好的成績。可,好景不長。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日元升值和日本股市下跌等因素影響,索尼凈虧損達到10億美元。2011年,地震和海嘯又迫使索尼關閉了10家工廠。
平井一夫的評價有點“客套”,即將卸任的小林陽太郎則評價斯金格“帶領索尼走過了從模擬到數碼的漫長和重要的旅程”。
斯金格的7年任期,正是市場急劇變化的階段,而索尼究其本質仍然是一家硬件制造廠商,但是制造商的杰出形象卻離消費者漸行漸遠。曾幾何時,當年曾憑借特麗瓏(Trinitron)電視、Walkman隨身聽以及PlayStation游戲機,索尼主導整個娛樂電子產業。而今,早就是液晶電視和蘋果的時代。而發生在去年的黑客攻擊事件,又讓外界對PlayStation大為不滿。
2011年4月,索尼的PlayStation網絡遭到黑客攻擊,大量用戶信息被盜,后來用戶信用卡數據也遭竊。而直到5月6日,斯金格才站出來首次向公眾道歉。這讓廣大用戶感到憤怒,索尼的CEO為何始終保持沉默?甚至連日本國會議員也發出質疑:為什么索尼要拖這么長時間才告知用戶,他們的個人信息可能被盜?眾多投資者因為此事,批評索尼和斯金格本人在管理數據安全方面能力低下,毫無作為。此事也成為斯金格任內最大的失誤之一。
面對前景無限的智能手機板塊,斯金格也顯得后知后覺。2009年,索愛的第一款Android手機X10才面市。據媒體報道,早在2008年,谷歌曾希望由索愛來制造首款智能手機NexusOne,而這一合作訴求竟然遭索愛拒絕。直到去年10月,索尼宣布斥資14.7億美元購買愛立信所持的索愛50%的股份,如此才真正完成了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四屏戰略”。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這些都歸咎于斯金格也有些過分,換了其他高管同樣難以應對。當然斯金格對消費電子行業技術趨勢的判斷存在問題,這也是索尼在電視、手機、游戲等主業上面臨更大挑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