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關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受三網融合和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推動,冰箱、空調、微波爐等家電步入智能化時代。羅百輝認為,未來10年是智能家電發展的關鍵時期,所有的電器將實現互通互聯,用戶通過手機隨心操控家里的電器,比如查看冰箱里有什么食物,甚至通過思維控制電飯煲內的飯量和水量。雖然搭建這樣一個智能化網絡平臺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大量資金投入,但是在2012年,家電的全智能化、自適應進化將離我們更近一步。
但目前來看,我國智能家電的發展還存在幾個瓶頸。其一,標準缺失。由于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智能家電現在只能是局部內的互聯互通。例如,在美的公司有一個“智能家居”展示區,其旗下的各類智能白色家電均可以插入智能家電的接口,實現家電之間的互聯互通,但這只是實現了美的自己產品接口的標準化,與其他品牌產品無法互通;其二,價格偏高。未來中國家電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在三、四級市場,但上述市場仍屬于普及型市場,且受消費能力限制,對價格比較敏感;其三,消費需求偏小。目前來看,國內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的接受程度并不算高,即使有一部分消費群體也不足以支撐相對龐大的智能家電市場。
與此同時,各種基于云技術研發的家電產品已經問世了,這些云電器不僅可以儲存更多內容,同時還能彼此無線連接,為用戶提供廣泛、主動、高度個性化的服務,正是有了它們,我們渴望的云生活才真的能夠實現“落地”。
云技術,首先實現的是讓家電的功能都集中在一起,它能利用高速互聯網的傳輸能力,將用戶所有的數據和應用(各類軟件)都放在“網絡云”(大型數據處理中心)中,用戶只要有一個上網的終端就可以了。而在目前的家電產品中,電視無疑是最理想的云終端。
其實云電視并非是在一夜之間蹦出來的,熟悉電視行業的朋友恐怕都知道,自從去年起,蘋果、谷歌這些國外企業各自推出了基于互聯網應用的電視產 品,如今新出廠的大部分電視都能連入互聯網。在內容方面,英國BBC、ITV,以及BT三家電視廣播公司還競相推出了“揚帆”服務項目,該項目通過機頂盒 上的網絡端口將網絡和電視連接起來,用戶既可以觀看播出過的節目,也可以提前觀看還未播出的節目。
對于這類電視,此前人們更多地會將其稱為網絡電視,而真正喊出云電視口號的,反倒是國內電視廠商,就在上周,海爾、創維就各自推出了基于云技術的電視新品,云電視的概念第一次被推到了中國觀眾面前。
在海爾上海的發布會上,很多新鮮的云電視技術,其中海爾發布的云電視包括四大產品系列:卡薩帝“云PAD”電視、云智能電視、無 尾電視及腦力波電視。最受人關注的卡薩帝“云PAD”電視內置了雙引擎CPU+GPU,還采用了Windows7操作系統、云動力3D睿馳引擎技術, 是目前全球最快運算能力的電視,海爾為“云PAD”配備了開放式模卡接口,支持Flash、微博、QQ、天氣、游戲等應用軟件,消費者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安 裝、個性定制,可以說,未來的電視完全可以媲美一臺高配置的PC。
另一方面,在操作模式上,云技術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想象空間,比如腦力波電視的概念,完全符合那些平時工作壓力巨大的白領,電視機能監測人體的 大腦表現,即腦電波的起伏波動狀況,了解人的情緒、精神狀態及專注狀態,并通過一些趣味十足的小游戲,如瑜伽球等對這些狀態進行放松和調節,達到鍛煉和修 養治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