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6日,國務院舉行常務會議,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目前先暫定為一年。該政策的推出,已然成為國內家電行業的最大熱點。新政所引導的家電節能化方向,成為行內企業正在研究的新課題。其中釋放的擴內需信號,企業當然也不會錯過。
據筆者了解,此次節能政策的推出,與以往節能惠民補貼政策不同的是,這次的節能補貼政策將效仿日本實施多年的“能效領跑者”制度。所謂能效領跑者制度,就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家電、汽車等產品當中,以效率最高的產品性能設定為3-5年后的能效標準,而這一目標將成為其他企業追趕的對象,在目標期限內不能達標的企業和產品將被淘汰。
我們都知道,在之前國家針對廣大消費群體推出的“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政策中,消費者真真實實的從這些政策中獲得了實惠,讓消費者真正以實惠的價格買到了稱心如意的家電產品,同時各家電企業也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那么此次265億節能政策的推出,又將會對家電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會給消費者帶來哪些利好呢?
過去幾年,各項惠民政策的實施是推動國內家電業發展的動力,但隨著這些政策陸續到期,再加上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家電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日子就難過起來,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的推出,將對此時景氣度不足的家電業產生巨大的刺激、提振作用。
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的推出,會撬動數千億元左右的節能家電市場需求規模,不僅會顯著提振當前低迷的國內家電消費市場,政策實施的積極影響也將更大更久遠。
另外,隨著近年來節能技術在國內家電產業的研發應用明顯加快,節能家電產能規模已占半壁江山,這是此次政策實施的堅實產能基礎,也凸顯出扭轉當前國內家電市場消費理念滯后于家電產業技術發展、居民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等問題的決心。
對于各個家電企業來講,此次節能補貼政策,對于擴大內需具有實質性的利好作用,而且也有助于節能減排政策的有效落實,顯示了政府更加注重擴大內需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結合。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著力強調,節能政策的實施,是要不斷擴大內需,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抓緊落實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抓緊確定繼續支持家電下鄉的政策,擴大建材下鄉試點范圍,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但是,擴大內需作為一種手段,雖然對穩定經濟增長、遏制經濟下滑具有非常直接和有效的作用。但是,如果操作不當,也會像前幾年的政府投資一樣,留下不少“后遺癥”。也就是說,擴大內需決不能為“保增長”而保增長,而必須將擴大內需置身于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大循環之中,與經濟結構調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管理行為規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有機結合起來。
另外,十分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研究制定鼓勵民間資本投向實體產業的政策,且這項政策必須讓民間投資者真正看到希望,看到有“利”可圖。總之,擴大內需不能只為“保增長”服務,而要為整個國民經濟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現下,家電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規劃》內容,主要家電產品能效水平將平均提高15%左右,而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無疑將進一步加大家電業技術創新以及節能環保產品的結構調整力度。
中國家電協會相關負責人也指出,“技術創新”、“節能環保”是家電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而從目前整個家電產業來看,尤其是在彩電產業方面,技術創新、節能環保體現的更為突出,各種超薄LED背光源、自然光技術等等,均起到了很好的節能環保效果。
據筆者了解,在節能政策有助于家電業技術創新和節能環保的趨勢下,長虹這樣擁有全產業鏈的企業帶來發展優勢,其長期培育的節能核心技術優勢將得到彰顯。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總經理徐明認為,該政策將引導行業向綠色制造的方向發展,并培養老百姓綠色消費的觀念,同時拉動內需,國家、企業、民眾都受益。
一直以來,長虹堅持節能、綠色的發展理念,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技術優勢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借助變頻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術創新平臺,長虹推動節能、風冷、智慧、深冷”四大核心技術的創新以及“變頻技術和智能技術”兩大核心技術的研究、能力儲備,尤其在節能領域取得行業領先優勢。
對于各個家電企業來講,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的推出,還將會刺激引導各家電企業研發和推廣高效節能產品。據相關人士介紹,平板電視補貼預期將刺激TV 廠商加速LED 背光TV 的推廣,利于LED 背光電視滲透率的提升,有望促使LED 背光超于80—90%滲透目標,利好LED背光產業鏈相關企業。
同時,節能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利于迅速做大節能產品市場蛋糕,盡快縮小我國主要家電產品節能環保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對尚處于低谷期的家電業而言,這還是一個新的政策利好。
另外獲悉,此次推廣節能家電產品的財政投入巨大、政策措施有力。其中,嚴格能評制度、提高能效準入門檻,可從整體上提升用能產品能效水平;推進重大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可為節能技術產業化提供實質支撐;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對達到“領跑者”能效指標的超高效產品設立較高補貼標準,強化了激勵的作用。
可見,在推廣節能家電產品的過程中,比拼的是企業研發與產業化硬實力,看的全是硬指標,這將是一場事關企業發展的淘汰賽。家電企業只有盡快轉向創新驅動,努力搶占技術制高點,才能盡享政策東風,贏得節能商機。
在之前國家出臺的“以舊換新”、“家電下鄉”政策激勵下,家電消費猛增。同樣也有眾多相關專家預測,隨著最新節能政策的出臺,按照補貼額度10%初步計算,節能推廣政策將帶動近3000億元的節能家電消費。
銀河證券研究員袁浩然認為,此次節能推廣政策的推出,將對正處于景氣度下滑階段的家電業產生巨大提振作用,更有助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高效節能產品的提升。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中國事業本部副總裁王金亮表示,此次節能推廣政策對于家電業是實質性利好,將引導企業生產推廣高效節能產品,促進消費者選購節能產品。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曾表示,從過去幾年實施的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政策來看,不僅幫助行業抵御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對擴大內需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家電下鄉”政策,促進了農村流通體系建設,使農村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體系初步成型,提升了農村消費者的消費意識,由此孕育的市場自發增長力量正在形成。
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4億臺,實現銷售額5674.9億元,發放補貼661.9億元。截至2011年底,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9248萬臺,直接拉動消費3420億元,刺激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