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大戰
真正想構建一個電視平臺,并不容易。聯想用了4年多時間。
2008年,兩件大事被聯想秘密籌備:一是研究院成立了數字生活研究室,重點鎖定在智能電視領域里早期研發;二是在美國硅谷收購了做電視交互界面設計的公司Switchbox,開始做交互技術儲備。
2011年,在經歷一系列生態系統構建后,聯想的電視業務脈絡已逐漸清晰:在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下成立聯想電視事業部;和獲得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牌照的百視通簽約成立合資公司“視云科技”進行內容上儲備;同時,所有的軟硬件工作提速。直至2012年5月,第一代產品才終于面世。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電視生產經驗的聯想沒少走彎路。比如在芯片選擇上,聯想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原因是傳統電視對收看電視節目的芯片處理能力要求低,跟互聯網相關的應用上的配合能力弱;而再回到IT領域,傳統的X86的領域也不行,因為在電視里面裝的芯片不能再加風扇,散熱問題解決不了。為此熊文和同事制定了一個巨大的Excel表格,把各種能看到的芯片全都收錄在內,一個一個比較評測,調查結果是:每一個芯片都有不同硬傷。因此,聯想找到高通反復溝通,重新制定策略,對芯片進行定制和改變,勸說其和聯想一起進入智能電視行業。
在選擇內容服務商的合作過程中聯想也發現,內容服務商買過來的版權影片有不少存在清晰度不高、標準不一的問題,“這就像嗑瓜子,忽然之間有一個苦瓜子,你滿嘴發苦,之前半個小時全毀了。”熊文比喻,于是才有了“視云科技”公司,重新針對每一部電影,找到源介質,將其重新壓縮,調制成適合電視屏幕的內容。
構建電視平臺,對于傳統的彩電廠家來說則更難。一無操作系統經驗,二無應用開發能力,在內容上還要受牌照的限制。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辦公廳第181號《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目前拿到牌照的只有7家企業CNTV、華數、百視通、南方傳媒、湖南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以及中央人民電臺。而先前彩電廠家預設的內容平臺,如創維的酷開、TCL的歡網,都只能成為賣周邊附件和維系用戶的客服平臺。
三星區文生對記者做了這樣的表述:新的智能電視就是要構建一個生態圈,這一點不可回避。
沿襲智能手機的路徑,現階段整個電視市場,正表現出為APP大戰的態勢。兒童電子書、視頻點播、家庭健康助手、語音遙控、全能搜索、語音百科、方言播報、聲紋識別、在線電子商城等等諸多應用逐一登場。如何調動和挖掘與電視分辨率和速度適配的游戲、購物、教育、休閑、醫療等應用開發成為重點。
“只有當電視APP越來越多時,整個電視生態圈才能越活躍。”這已是構建電視平臺的基本需求。
為了APP,更有甚者打起了懸賞招牌。海信決定每年懸賞1000萬元吸引全球APP開發高手,為海信智能電視開發其專屬的“憤怒的小鳥”,并試圖一改電視傳統的賺錢方式,向開發者進行付費應用下載+廣告分成。
海信的重拳出擊意圖明顯:在這場彩電史上最激烈的戰役中,“只有打通智能電視生態鏈才能捍衛多年來在電視上建立的基業。”海信副總裁王志浩說。除了積極鼓勵開發者,海信還收購了一家在Android深度開發的加拿大公司,以備研發海信自己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
“如果說過去電視的競爭是基于屏幕、芯片和外形的前端戰爭,那么應用商店承載了一個美好的愿景,電視廠商希望通過后臺的服務帶動差異化競爭。”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刊。來自國外的消息,瀏覽器廠商Opera也宣布將推出一款基于電視機的應用商店,從而模糊電視機和互聯網之間的界線。
一些原先在移動終端上大行其道的社交應用,開始在電視上奔跑,比如社交電視GetGlue讓觀眾在觀看節目時簽到,和其他用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體驗,這正是當前電視的一個發展趨勢。
不同于移動互聯網的多人作戰游戲也具有更大潛力,目前,雙人對戰版的植物大戰僵尸和捕魚達人,都已登陸電視平臺。此外,隨著語音交互和體感技術的進步,和運動、醫療有關的新應用也正在得到開發者關注,今后,通過電視在家完成健身、球類游戲將更為容易。